-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营销体系标准化为何举步维艰?
骑虎难下的汪晓风
汪晓风原本是一家生产和销售运动鞋企业的营销总监,就在前不久他被猎头挖到美乐集团做营销总监。美乐集团是全国饮料十强企业,年产量达到120万吨,产品包括矿泉水、果汁、茶饮料。同样是一个营销总监的职位,承担的角色却不尽相同:从产品来讲,两者的差别很大,一个用来喝,一个用来穿;但从管理的角度,却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卖消费品给消费者嘛,而且这两家企业的营销模式比较相近,都是以分销渠道为主,无非在终端表现上,卖饮料代理商多一些,卖鞋子专卖店多一些。
而来到美乐之后,汪晓风才发现这个公司的营销管理体系,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靠关系、靠价格、靠个人英雄主义的营销模式水平上,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其实这也不奇怪,作为快速消费品企业,饮料企业营销体系通常承担着多种品牌或者多种产品的营销工作,有着层级多、跨区域广的特点。多组织、多层级,可能从最开始的营销总部到下面的分公司、办事处、联络处,再到经销商;还要跨地域,每个地方的特色都不一样,而且营销平台还不仅仅只卖一种产品,还可能是很多种品牌。因此,饮料企业的营销体系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如果营销体系再没有标准化,混乱是必然的事情。
在企业销售渠道不断膨胀延伸、分支机构日益增多,直供和传统渠道日益分离等行业趋势的推动下,汪晓风认为美乐现在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规模分销时代激烈竞争的形势了。现在的竞争态势下,营销的优势已从品牌运作转向渠道模式、结构与渠道管理,渠道资源尤其是终端资源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焦点”。但是在现在的营销管理体系下,美乐不能达到对渠道的有效掌控:既不知道新客户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客户是怎么悄悄流失的;传统服务客户的思想远远不能提供高质量、统一的服务,经销商怨声载道、窜货严重;卖场肆意定价、谈判困难。
汪晓风知道,在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等快速消费品行业翘楚那里,有很多类似 “小店拜访七步法”、“货车销售每日工作报表”等深刻体现标准化思想的销售工具。这些标准化工具加上有体系的培训、良好的销售组织架构和业绩考核,构成了这些著名分销企业标准化的营销平台。这也是他们做的比国内企业好的地方。例如:
怎么按照一定的路线和频率去拜访老客户?从见到客户开始到离开客户,要做哪些事情?先后次序应该怎么样?遇到异常情况怎么处理?
新品上市、广告、促销等市场活动,从策划、执行到回顾,各级销售人员包括经销商,各自的职责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流程?
POP怎么张贴?陈列面如何维护?如何有效分销产品?和卖场采购谈判时,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在这些流程中,可以总结出来哪些经验,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共享?
…… ……
新官上任三把火,汪晓风决定首先为美乐构建起标准化的营销管理体系。美乐公司的销售计划做得很粗,就是几个数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科学的计划是执行的前提,他想销售计划应该是一个突破点,因此他得想办法推计划。为此,根据自己的经验,汪晓风做了一套表格让销售经理们去填写,可是,问卷发下去却没收上来几份,销售经理们普遍反映说不会填。汪晓风心里明白:这主要还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不仅如此,大家还抱怨说从来没填过这么复杂的表,以前没搞这些东西,不是照样做得很好,这样完全是做做表面文章嘛。这也不奇怪,由于是外来的和尚,汪晓风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大家的不信任。他原来是卖运动鞋的,对饮料的业务不熟悉,别人不信任啊,而且还有几个原来想做总监的没做成,因此汪晓风面临的“政治环境”不是太有利。
表格推行不下去,怎么办呢?汪晓风很是苦恼:硬推吧,很可能造成反对声太大,弄不好自己要下课。他倒不是怕丢了饭碗,而是觉得这个企业还是很有潜力的,而且他也不会允许自己在一个地方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但汪晓风还是看到了一线希望,从收上来的表中他发现一个叫郭辰的销售经理填得非常仔细。汪晓风心想:或许可以找他聊聊,找到一些线索。
“意外”的盟友
其实汪晓风并不孤单,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美乐集团内部还有一个跟他同病相怜的人。他就是汪晓风的手下,美乐集团华东区销售经理郭辰,他比汪晓风早来美乐3个月。郭辰是一家外资企业离职而来的空降兵。有外资背景的郭辰工作起来是比较认真负责的,上任之初,郭辰就对一些经销商做了一次拜访。结果没想到,很多经销商见到他就问:“上次的活动经费什么时候给我?”原来,业务代表为了让经销商配合市场推广,通常对经销商做出这样的承诺:我们会给你一笔费用,支持你来做这个市场活动。郭辰了解了其中的缘由后,愠怒的批评这种说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经销商说明:你们先做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推广效果、有什么样的销量出去,根据销售凭证,随后我们才会报销费用!费用是给市场而不是给经销商的。”
刚来美乐那阵子,郭辰说自己实在是不适应。正赶上一次大型促销活动,结果所有的人,从分公司经理、办事处主任、业务代表再到经销商包括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