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词.ppt

1、介词: 和,跟,同。 替,给。 2、连词:和。 3、语气助词,通“欤”:表感叹或疑问。 与 4、动词: 给予,授予。 结交,亲附。 对付。 参加,参与。 赞许,同意。 5、复音虚词: 孰与:跟(……相比),哪一个更……。 孰若:哪里比得上,比不上。 1、连词: 表承接:便,就,原来是,已经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那么,就,便。 表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转折:却。 则 表选择: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2、副词: 加强判断语气,可译作是就是。 表承接,就。 3、名词:原则 1、特殊指示代词: 指人、事、物、原因等,可译为“……的(人,事,物等) 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表原因,放在分句的句末,可译为“的原因”或不译。 者 2、语气助词: 判断句中,放在主语之后,表提顿。 放在句末,表疑问等语气。 3、助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1、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 第一人称代词,我。 2、指示代词:这,这些。 3、动词:到……去。 之 4、结构助词: 定语+之+名词,可译为“的” 主语+之+动词或形容词谓语,无义。 名词宾语+之+动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名词+之+形容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音节助词:放在时间词后,起调节音节作用,无义。 1、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蟹六跪而二螯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侣鱼虾而友麋鹿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吾从而师之。 (3)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是”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6)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 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常考的。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句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也出现了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考查内容及题型: 而: 1、连词 2、通“尔”,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3、通“如”,如同,好像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某所,而母立于兹。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1、而已:“罢了”,“了”。 2、而后:“才”,“方才”。 复音虚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而况:“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之意。 4、既而:“不久”,“后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何 1、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哪里” 3、副词,表感叹。形容词前,可译为“多么”,“怎么” 2、疑问副词: 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为什么” 4、通“呵”,可译为“喝问”,“盘查” 复音虚词: 1、何其:“多么”,“怎么”,“那么”。 2、何如,如何,奈何,若何,如……何,若……何,奈……何:“怎么办”,“怎么样”,“为什么” 今日之事何如?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若之何其以兵败君之大事也? 3、何以:“怎么”,“凭什么”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4、何乃:“怎么”,“怎么能”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5、无何:“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乎 1、语气助词: (1)句末: 表疑问:吗,呢 表反问:吗 表揣测:吧 表感叹:啊 (2)句中:表停顿 3、介词,相当于“于” 2、词尾助词:“地”,或不译 表商量:吧 乃 1、副词: 表承接:“就”,“才”,“这才”,“于是” 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