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研发模式与实务的探讨1苏育任 2沈月清 45页.ppt

210-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研发模式与实务的探讨1苏育任 2沈月清 45页.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0-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研发模式与实务的探讨1苏育任 2沈月清 45页.ppt

前言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是掌握九年一貫課程的課程精神與特色運用STS科學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發設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的歷程與實務探討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課程綱要基本理念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應為國民教育必需的基本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應以探究及實作的方式來進行,強調手腦並用、活動導向、設計與製作兼顧、知能與態度並重。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應以學習者的活動為主體,重視開放架構和專題本位的方法。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應該培養國民的科學與技術的精神及素養。 我們將依以上的這些基本認識來規劃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小學階段的課程目標 (一)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及其基本知能,並能應用所學於當前和未來的日常生活。 (三)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四)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以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五)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創造潛能。 (六)察覺和試探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學習階段劃分 第一學習階段國小一二年級生活課程 第二學習階段國小三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三學習階段國小五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四學習階段國中小一二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分段能力指標 (1)過程技能;著重培養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心智運作能力 (2)科學與技術認知;學會科學概念與技術 (3)科學本質;強調對科學本質的正確認識 (4)科技的發展;瞭解科技如何創新與發展 的過程 (5)科學態度;求真求實感受科學之美 (6)思考智能;推論批判與解決問題能力 (7)科學應用;學習運用科學知識探究方法處理問題的能力 (8)設計與製作;個人與團隊合作的創意製作科技產品。 教材選編 應依課程綱要所提示之課程目標、分段基本能力指標之達成為考量原則。 應依各地區學生的需要和能力、興趣和經驗,來作適當的調節 應掌握統整的原則 編輯所依循的原則須在教材的組織結構中明白的呈現。 應充分提供相關的圖表資料, 可融入科學發現過程的史實資料,體會科學本質及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份量要適當教材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與情意的學習。 教學實施 擬定教學計畫,使教學得以在有目標有規劃的情形下,循序漸進的進行。 教師宜設計及經營學習的環境 運用學校、社區或校外自然環境提供學生各種可供學習的資源。 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與資源來進行教學 學校應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 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及適當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參酌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其教材教法。 教學方法 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引導學生做科學探究,並依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流程進行設計與製作專題。 瞭解學生先前的概念和經驗。 教學應以能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應參酌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其學習內容, 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以解決問題策略為中心, 應注重科學態度的培養,使學生能獲得發現的樂趣及養成求真求實的工作精神。 對儀器、藥品的使用方法和操作安全,並做妥善的管理,以維護安全。 教學評量 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學習實況,以做為改進教學、促進學習的參考。 評量應具有引發學生反省思考的功能。 教學評量應以課程目標為依歸,教學評量應伴隨教學活動進行之。 教學評量不宜局限於同一種方式, 提供相關的圖表資料供學生參考。,不應要求學生記憶。 能時常參考評量的結果並做自我評鑑,並做調適。 評量的層面應包括認知、技能與情意。 評量的時機應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9 評量的結果應用於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與改善學習的效果。 編製課程的理念與原則 以探究及實作的方式來進行。 強調手腦並用、活動導向。 設計與製作兼顧、知能與態度並重。 課程的設計應由「知識」轉變為「能力」 以學生為主題,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十項基本能力。 課程編製的模式與策略 本課程研發小組參照「板橋課程發展模式」(毛松霖,民87),運用STS極佳之課程理念 採取「設計、試教、修訂、實際實驗教學、再修訂」之研究發展歷程,每冊均經過三輪(實驗教材、修訂本、實驗本)嚴謹的研發之後,方得以展現初步之教材。 STS 的概念 STS教育是一種將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互相結合統整在一起的科學教育,乃是揭櫫在科學教育的施行中,以社會及生活上的各種問題為主題,透過學生自行察覺問題,並主動從事探討及解決的活動,經由這類活動獲得對問題所涉諸變因的影響比重之權衡及問題本身之重要性與價值評估能力、處理問題、設計與操作等各種技術,並由此過程獲得科學概念的

文档评论(0)

longbao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