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1、菌落形态变异 分为两种类型,即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光滑型(S型)和菌落表面粗糙、枯干,边缘不整齐的粗糙型(R型)。在一定条件下,光滑型菌落可变为粗糙型,称为S→R变异。S→R变异,经常伴随着S型抗原的丧失和病原菌毒力由强变弱等性状的改变 。 2、形态结构变异 常见的有细胞壁缺陷变异 (细菌L型等)、荚膜变异或鞭毛变异等。 形态结构变异 青霉素、溶菌酶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部分或完全失去胞壁)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形态结构变异 特殊结构的变异 ? 42-43℃炭疽杆菌────→失去形成芽胞能力, 毒性 10-20天 降低???????? 变形杆菌(H) 1%石炭酸 (O) 迁徙生长 单个菌落 6、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或减弱 毒力是病原菌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在自然条件下,不仅不同菌株的毒力有所不同,就是同一菌株在不同条件下也表现出不同的毒力。在某种传染病的发病初期,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菌株毒力较强,然而在流行末期分离到的细菌毒力大为减弱。毒力强的菌株在体外连续传代改变培养条件后,毒力往往减弱,而通过易感动物又能便毒力减弱的菌株恢复毒力。 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1)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病原菌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多次传代后,毒力一般都能逐渐减弱乃至失毒力。 (2)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 例如炭疽I型和Ⅱ号疫苗,均是将炭疽杆菌强毒株在42~43℃培养传代育成。 (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如广为采用的结核病卡介苗 (BCG),系将牛型结核杆菌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每15天传1代,持续传代13年后育成。 (4)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是半强毒菌株在含50%动物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0%CO2的条件下选育的。 (5)通过非易感动物 如猪丹毒弱毒苗 (GC42 )系将强致病菌和株通过豚鼠370代后,又通过鸡42代选育而成。 (6)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 去除毒力基因或用点突变的方法使毒力基因失活,可获得无毒力菌株或弱毒菌株。但对多基因调控的毒力因子较难奏效。 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易感动物既可是本动物,也可是实验动物。特别是易感实验动物,已广泛用于增强细菌的毒力,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小鼠,猪丹毒杆菌通过鸽子等。 第二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 基因组 (genome) 细菌的基因组位于核体,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核体又称染色体(chromosome)是由两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组成,含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染色体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故子代写亲代细菌的性状相同。倘若在DNA复制中,子代DNA发生改变,便会出现变异。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实验 三、质粒 (Plasmid)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质粒可以自身复制,随宿主菌分裂传到子代菌体。在一定条件下,质粒可以转移,也可丢失。质粒是自行复制单位,有的需与核质染色体的复制同步,称为严紧型复制。编码细菌各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1 F质粒:编码性菌毛的质粒称致育质粒或F质粒 ,具有F质粒的细菌有性菌毛,为雄性细菌;无F质粒的细菌无性菌毛,为雌性细菌,该质粒与细菌的有性结合有关。 №2 毒力质粒:编码细菌各种毒力因子的质粒统称毒力质粒或Vi质粒 。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黏膜上定居及产生毒素的能力可由不同质粒编码,其中K质粒编码对黏膜具有黏附活性的菌毛,ST质粒与LT质粒分别编码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抗性则由R质粒所决定。一个质粒可同时具有几种编码功能。 第三节 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及来源: 1、概念: 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指生物细胞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它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2、来源: 细菌与一般生物细胞一样可发生突变,其突变也可按发生突变的原因不同,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第四节 遗传物质的转移与重组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子代只有从一个亲代获得遗传物质,在某种情况下,两个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十八护理核心制度.doc VIP
- Unit3OurcultureourtresaureReading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修第三册3.pptx
- JJF(京)159-2025 水质在线电导率仪校准规范.pdf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docx VIP
- 杨志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第四章课后答案.pptx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PDCA管理循环培训》课件.ppt VIP
- DGTJ08-2206-202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人防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