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doc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作者】张光元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  保护与开发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 【指导老师】尚 进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前言 1.1药用植物的概念与价值 药用植物是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它囊括了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中的一些种类。中药使用的药用植物已达5000种以上[1]。不同的药用植物含有不同的生物组成,因而单独的或几种甚至几十种植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特殊的药效,从而预防和治愈不同的疾病,最终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正因为药用植物有这样神奇的药用价值,同时也就决定了它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3]。? 1.2?药用植物研究概述 炎黄子孙们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学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记录了先人对药物资源认识、开发的过程。《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记载了药用植物237种。明代李时珍著成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药物学专著之一《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药用植物1100多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远古到清朝,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很多。60年代以来,编撰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多部书籍,对研究和保存药用植物文献有重大意义[1,4]。 这些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中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同时,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4]。都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内容。 1.3?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1年,由涪陵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区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根据调查,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有8个植被型,23个群系,有维管束植物177科、714属、1594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27种。保护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3种,分别隶属于4纲、26目、66科、185属,其中国家级和地方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44种[5]。 现有的药用植物调查,针对于大范围内、单一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比较多;针对于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像大木山这种小的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尚属空白,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就能填补这一空白。 由于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多样化,具有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本文通过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出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析总结出药用植物资源的特征,有利于掌握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便于人们对保护区内所有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有清楚的认识,为人们开发、保护大木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资料,有利于对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这也是对我国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在小的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一次探索性的调查研究。 2大木山自然概况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于武陵山北端之余脉,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东南边缘,东南端连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隆县仙女山林场;东北靠丰都县三抚林场;西南紧邻乌江,西北至涪陵区大木、山窝、和武陵三乡。地理坐标在东经107°25′41″~107°43′43″?北纬29°25′31″~29°39′58″之间。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630.2?公顷(21.9453万亩)。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四川台坳、川东褶东万县弧行褶东的大木耳山背斜北段。区域构造简单,断层属稳定性断层,对山体稳定无影响;地层岩体稳定,山体边坡稳定,无大的滑坡崩塌;植被良好,更无泥石流等不良现象存在。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出露地层有二迭系、三迭系中下统的碳酸盐岩,局部自留系砂页岩。地表岩层局部裂隙节理发育,在漫长的地表水沿裂隙节理溶蚀、侵蚀、风化作用下形成奇特怪异的石林,可供观赏。 保护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倾斜,以中山丘陵为主,部分为中低山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最高点1933.3米,最低点621米,河流与山脉走向受构造线控制,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多呈南北或东北——西南展布,主要山脉有武陵山、雨台山、牛角尖山、夹层山等,相对高查悬殊,切割较强烈,山脉多。地貌属川东中山台地喀斯特地貌,有多个溶洞、溶蚀洼地。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四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