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几种玉米种子萌发期淀粉酶的研究 【作者】高燕梅 【关键词】玉米种子??淀粉酶??温度??底物浓度?? pH值? 【指导老师】何士敏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前言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为中心的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地区,约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玉米产地。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Zea mays L.?别名有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包芦、御麦、棒子、苞米、六谷和玉籽等,英文名为Corn或Maize?。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85%。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500种以上。目前玉米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1]。????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于玉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国内外现已通过玉米杂交技术研究出了很多新的品种如京单28、丹玉39、郑单958、农化8号、渝单7号、东单60号、L5-4*1-24、P3*川A、L5-9*1-68等,使得玉米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国内外对于如何种植玉米[1]、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养分吸收和分配特征[2]、玉米高产栽培技术[3]?等方面做了研究,主要介绍了玉米品种的选择、种植地的选择、日常管理以及防害防虫等方面。对于酸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和养分的吸收的影响[4]、水分胁迫对玉米萌发期和苗期生长的影响[5]等方面也都做了深入研究。主要介绍了不同的玉米品种的耐酸性不同、对于干旱的抵抗能力也不同。结论表明:水分胁迫使种子充分吸水受影响,从而影响了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的进行,导致出芽率降低。抗旱性不同的玉米降低的程度不同。抗旱性强的玉米受干旱的影响小,出芽率较高;抗旱性弱的玉米受到的影响大,出芽率低。关于在萌发及生长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涉及到的有燕麦[6]、马铃薯[7]、小麦、绿豆、谷子[8]等,但关于玉米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的研究[9]还比较少。?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10]。本实验课题以三种萌发期玉米种子为材料,对其在萌发及生长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比较,旨在探索其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器材及方法2.1实验器材2.1.1实验仪器数显恒温水浴锅、SPX一150BS-Ⅱ生化培养箱、U一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冰箱、电炉、电热鼓风干燥箱2.1.2实验材料供试材料有L5-4×1-24、P3×川A、L5-9×1-68 3种玉米种子。2.1.3实验试剂1%硫酸铜溶液、1%淀粉溶液、1%氯化钠溶液、0.1%标准麦芽糖溶液、1%3,5一二硝基水杨酸、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6.9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值为5、5.6、6.0、6.4、6.8、7.2、7.6、8.0的磷酸氢二钠—磷檬酸缓冲液2.2实验内容分别测定L5-4×1-24、P3×川A、L5-9×1-68?三种玉米种子在萌发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温度、pH、底物浓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3实验方法2.3.1种子发芽浸泡、发芽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越低发芽的时间越长,反之则短,但温度太高对酶又有影响。玉米的最适温度为30—35℃,所以将温度控制在30℃左右较为合适。随机选取大小均一、饱满的种子,将选取的玉米种子用水浸泡8~24 h。然后将浸泡过的种子在30℃温度条件下恒温培养[8]。随着玉米的不断萌发,每个时期选取每种玉米幼苗10株用于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2.3.2酶液的提取取30℃条件下萌发过程中各个时期玉米幼苗10株,置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加pH6.9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0mL,在冰上进行充分研磨。匀浆转入离心管中。然后在10000rpm转速下冷冻离心10min,将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6800字.doc
- 《GB 31604.4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多元素的测定和多元素迁移量的测定》.pdf
- 《船舶救生与消防》课件.ppt VIP
- 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等级标准.pdf
- 求职信写作教学课件.ppt
- GBT51313-2018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doc
- 《第一单元复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课件 (5).ppt
- 环境采样员培训.pptx VIP
- ABS 【2023】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Units 移动式海上设备建造和入级规则。第5部分防火和安全。措施和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