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界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黏與連 — 親密關係中的界線 王大維 ? 著 關係的類型 ???????? 在許多的親密關係中,不論是情侶、夫妻,都必須面臨人際親疏的兩難掙扎。有些人對於伴侶的離去感到焦慮,因此總喜歡時時刻刻都膩在一起,有時甚至會過於介入彼此生活,造成混淆不清。然而,有些人則是過於冷淡,與人交往過程甚少情感的表達與交流,兩人之間形同陌路。這樣都不是最好的互動關係,多年前中興米的電視廣告中一句「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正說明了親密關係的最理想狀態。家庭心理學者 Olson 曾把家庭的關係分為三類:「黏膩糾結型」、「疏離鬆散型」與「平衡適中型」,這個概念同樣適用於夫妻或是情侶之間的互動: 一、黏膩糾結型: 一個心理健康的個人必須有能力將自我與他人區分開來,這樣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發展。因此兩個人的互動過程,其實中間是隔著一道「界限」,若是兩人的人格發展不健全,這道界限可能會模糊不清,造成彼此容易過渡涉入對方的生活。這種伴侶親密過頭了,宛如糾殘纏在一起的線團,很容易有衝突產生。這就是「黏膩糾結型」的親密關係。有時乍看之下,這樣的關係極為親密,人見人羨,當一方難過,另一方立刻也彷彿感受那種難過,在流行歌曲裡面常常有過份歌頌這種關係的調調,例如「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云云。然而久了之後,這種親密便形成了負擔,自己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消失殆盡。 二、疏離鬆散型: 另一種情況是界限過於僵化刻板,兩個人都帶著厚厚的防護罩,不肯摘下來,因此一方永遠無法進入對方的心裡去了解他的感受,兩人的關係是極為冷淡,好像永遠無法交集的兩條平行線。這樣的關係毫無熱情,就是「疏離鬆散型」的親密關係。在交往的中後期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初識的新鮮感已經消失,換來的是習慣與「理所當然」,兩人關係很容易掉入停滯的狀態。通常這是因為彼此的自我坦露不夠,彼此以為已經了解對方,但事實並非如此。除非兩人都願意卸下心防,共同努力跨越這道鴻溝,否則僅熱戀期所激發出的火花總有冷卻的一天。 三、平衡適中型: 「平衡適中型」的親密關係是最適當的,也是我們亟欲追尋的。兩個人各自擁有獨立的自我且自主性很高,但是卻又能在不干涉的前提下向對方表達關心與支持,兩人的人格發展都是健全的,界限則是富有彈性,必要時可以開放讓對方進人,平時則是清晰明確,保有充分的自主性。在這樣的關係中,你可以保有完整的自我空間,不用擔心被「入侵」。「尊重」是關係中的最高指導原則,但是可別以為他們就這樣相敬如冰,他們也勇於表達情感,不論是喜怒哀樂都是如此,而對方並不會隨之起舞,而會給予所需的支持,但是最終讓他自己去面對他自身的問題,因此情感的連結也是十分足夠的。 自我分化 — 區分自己的情緒與理智 ???????? 在上述三種新密關係類型中,你是屬於哪一種?其實前兩種人都是屬於「自我分化」不佳的人。什麼是「自我分化」呢?自我分化就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情緒與理智區分開來的程度。舉例來說,你正在準備明天的期末考,這是一項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事,但是此時已考完的朋友打電話來邀你去唱 KTV ,但你拒絕,因此他們對你不諒解,此時你非常的憤怒也覺得一肚子委屈。此時你會怎麼辦?自我分化好的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把理智與情緒分開來,他並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會先花一些時間來處理它,並等到適當的時機跟朋友澄清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理智告訴他朋友並非故意如此,而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許也有不對之處。自我分化較差的人可能不會想得那麼清楚,可能一股腦地覺得朋友無情無義,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以前的前仇舊恨全都湧上心頭。 重新建立自在的親密關係 ??????? 家族治療大師 Bowen 認為自我分化不好的人傾向把情緒與理智混為一談,當需要理智思考時卻讓情緒掌控,當需要情緒表達時卻又被理智壓抑下來。值得注意的是,分化的好壞似乎會有代代相傳的現象,分化差的人傾向會去尋找分化也不太好的伴侶,進而組成分化不良的家庭,若孩子在這種過於糾纏或過於疏離的家中成長,長大後的人際界限也會不清。 親密關係的經營是一輩子的功課,若是這些關係無法好好處理,常會帶給人們巨大的痛苦。但是在人我的界線中,究竟該站在哪一個位置呢?部份的人就是一直在太鬆、太緊之間擺盪、調整,靠著經驗的累積才有拿捏出最適當的分寸。你,是否也願意好好地檢視一下你的親密關係呢? 資料來源 : 逢甲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tw/wSite/ct?xItem=43646ctNode=15843mp=228101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輔導文宣 第四期 99年 10月 4日 發行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