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降解天然秸秆功能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降解天然秸秆功能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作者】蒋 玲 【关键词】筛选??秸秆降解??理化特性??功能菌 【指导老师】王 新 惠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引言 微生物与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制品工业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菌株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多种工业产品的好坏,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培育优质、高产的微生物菌株十分必要。微生物育种的目的就是要把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朝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加以引导,或者促使细胞内发生基因的重新组合优化遗传性状,人为地使某些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1]?。 1.1菌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微生物育种界主要采用的是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代谢控制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1.1.1自然选育 这是由于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单剂量因素或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物或代谢作用失调、碱基互变异构等原因引起的,其理论基础是自发突变。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搜集选育现有菌株,然后进行分离、纯化、筛选,选育出具特异性能的菌株用于生产[2]。自发突变几率极低,一般为10-6~10-10,这样低的突变率导致自然选育耗时长,工作量大,影响了育种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诱变育种技术[3]。 1.1.2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用诱变剂使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突变,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变异菌株的一种育种方法。诱变育种是最常用的一种育种方法。经诱变处理以后,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RNA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诱变育种具有快速、收效大、方法简单等优点[4]。诱变育种已成为十分有用的食用菌育种手段,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5],最常用的为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 1.1.2.1物理诱变 紫外诱变??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的物理诱变方法之一,是诱发微生物突变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最大的吸收峰在260nm,因此在260nm的紫外辐射是最有效的致死剂。紫外辐射的作用已有多种解释,但比较确定的作用是使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二聚体的形成会阻碍碱基间正常配对,所以可能导致突变甚至死亡[1]。朱萍,粟桂娇等从酸奶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2噬菌体LP5。以自然选育方法筛选出其抗噬突变株,再经紫外线诱变,最终得到可应用于酸奶发酵生产得菌株[6]。 电离辐射诱变??γ-射线是电离生物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离射线之一,具有很高的能量,能产生电离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DNA结构。其直接效应是可以氧化脱氧核糖的碱基,或者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和糖-磷酸相连接的化学键。其间接效应是能使水或有机分子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与细胞中的溶质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导致DNA组分缺失和损伤。张伟等将较高产酒精酵母制备成原生质体,经Co诱变后,采用四级筛选,得到高产酒精酵母菌株Co-158,其遗传性状稳定,其成熟醪酒精体积分数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34%,比ADY提高了24.48%,残还原糖含量亦远远低于出发菌株和ADY。除γ-射线外的电离辐射还有X-射线、β-射线和快中子等。电离辐射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通常用于不能使用其他诱变剂的诱变育种过程[1]。? 离子注入诱变???离子注入时,生物分子吸收能量,并且引起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中间体是各类活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引起其它正常生物分子的损伤,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突变,DNA链断裂,也可使质粒DNA造成断裂。由于离子注入射程具有可控性,随着微束技术和精确定位技术的发展,定位诱变将成为可能[1]。我国1994报道了离子注入链霉菌的诱变效应,获得26.73%的正突变率,1995年又有报道指出,采用N+、C4+注入核糖霉素产生菌、卡那霉素产生菌时,其中以N+诱变效果最显著[7]。离子束诱变育种与传统的辐射法及化学诱变剂相比,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宽,遗传稳定,易于获得理想菌株等特点[8]。离子注入法进行微生物诱变育种,一般实验室条件难以达到,目前应用相对较少[1]。 激光诱变??激光是一种光量子流,又称光微粒。激光辐射可以通过产生光、热、压力和电磁场效应的综合应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有机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酶的激活或钝化,以及细胞分裂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光量子对细胞内含物中的任何物质一旦发生作用,都可能导致生物有机体在细胞学和遗传学特性上发生变异。不同种类的激光辐射生物有机体,所表现出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变化也不同。周蓬蓬等应用YAG激光照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alpina)获得了花生四稀酸和油脂含量分别提高2.45倍和1.71倍的高产菌株。激光作为一种育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应用于微生物育种中取得不少进展。 微波诱变??微波辐射属于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