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瞭望》2009年第27期本期专题报道
·科技大国的成长·新中国科技脉络图·“”到来前的惊雷·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铸造中国科技的“火车头”·“科学宪法”·中关村科学城的崛起
[高层决策背景]土地改革重“城乡统筹”[国情国策]职业教育的规则错位[瞭望论坛]安全责任在“追问”中落实[热点观察]上海在建楼房倒覆透视[热点观察]利益“畸变”经济适用房[热点观察]吹向垂直管理的冷风[热点观察]治理垂管部门和行业系统腐败[人物]追星揽舟写忠诚[时评]整饬官德要补法治短板[时评]保密应“以退为进”[时评]北京享受奥运空气遗产[时评]“状元”倒逼基础秩序整治[特稿]宏观调控转向“调理期”[特稿]经济“关键期”谨防三倾向[特稿]“后危机时代”隆起新兴力量[特稿]反洗钱制度铸防腐“利器”[政治]网络舆情飙升背后[国际]奥巴马“重启”美俄关系之行[国际]亲历波恩气候谈判[国际评论]八国峰会对话寓意丰[视野]对名人故居认知的差距[文化]杨丽萍身后的传习馆[文化]电影“分级”的广谱意义[专家视点]大国战略指北极
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
中国几代科学家们,在核物理、高空物理、人造卫星、生命科学、高温合金、特殊化学材料、爆炸力学、新型光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绩,使中国科技实力和知识储备产生了质的飞跃。
中国的科技事业虽然经历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磨难,但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家们“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语)的誓愿、空前的热情和忘我的劳动成就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
从创立有限元方法、提出“层子模型”,到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自主提出陆相成油等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到建设了大庆油田等影响至今的大型工程项目;从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建造、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诞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升空、第一代超低空导弹“红眼睛”问世、第一个晶体管在现实中闪烁等等诸多的“第一”,到“12年科技规划”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两弹一星”的成功,中国的科学家们为新中国的崛起披荆斩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唱响了“向科技进军”的主旋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6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期的中国科技事业还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科技界必将承载着国人更多的期盼和梦想。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是中共中央在新时期对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新的历史时期,老中青科学家将再一次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的海洋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继续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中华民族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一定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的人间奇迹。□(文/孙英兰)
新中国科技脉络图
从被看作消费事业到“第一生产力”、“四化”的关键,从批判“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实施,再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在新中国演绎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中国科技事业60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从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到1957年的‘反右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知识界都是挨整的对象,1978年科学大会才彻底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上世纪50年代初就到中国科学院工作、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吴明瑜,亲历了中国科技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吴明瑜出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上世纪90年代出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仍关注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日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吴明瑜坦言:中国科技发展这60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十分不易,要倍加珍惜。
五个阶段与三次飞跃
回望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吴明瑜明确地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5年底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召开前,为新中国科技工作的创建时期。1949年1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对外办公,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上崭新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