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瞭望2009年第15期
本期专题报道
·丰饶下的融资贫困·融资贫血地带调查·一个中小企业家的自白·干涸的“三农”融资·草根金融:开闸更要养活·浙江民间借贷新动向·信贷“垒大户”风险凸显·东北重建金融新生态
[热点观察]东亚携手应对挑战[热点观察]聚焦医改的“上海轨迹”[热点观察]三峡水库面临地灾新考验[热点观察]三峡库区地灾的防治[热点观察]“官员招商”饮鸩止渴[高层决策背景]新医改投入机制走向[高层决策背景]我国卫生投入简况[瞭望论坛]平等开放办好世博会[社会]平塘县非法采血之踵[时评]安全生产汲取透明力量[时评]警惕耕地占补数字游戏[时评]规范评比达标正其时[时评]新能源汽车期待国有大企业发力
一季度的贷款新增数量史无前例,据估计将超过全年5万亿新增贷款额度的六成,这意味着3万多亿人民币将投放进市场,超过2006年一年的信贷投放量。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季度贷款结构中,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为主的短期贷款仅占25%,且2月比1月锐减3000亿元,暗示“贷款难”和“融资难”已经勒得越来越紧,而银行48万亿存款资金绝大多数仍与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无缘。
这种景象,使得我国“贷款难”问题,更像是资金丰饶下制度困境一手造就的“贫困”。
现在,许多舆论将问题归结于银行的嫌贫爱富,殊不知,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现代银行控制风险的本能反应。正如《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中遇到的那位欲卖肾求资的小企业主所言,融资难关键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市场环境恶劣和市场制度不完善,才挖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难相往来的“鸿沟”。
而追究市场环境恶劣和市场制度不完善的主要责任,政府内部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和市场监管机构不可能迴避。如果立法、行政和监督机构能够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就不会有如此恶性竞争,信用无良将遭到严惩,税赋严明而符合实际,商业犯罪和纠纷能得到及时的秉公执法,打破垄断利益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一句话,真正致力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能解开“丰饶的贫困”这样的死结。
就倍受“贷款难”折磨的中小企业,《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中找到一组数据: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使用了中国经济中20%的金融资源,提供了中国75%的城市就业,创造了中国60%的GDP和出口,贡献了60%的税收,拥有65%的专利,一元投资创造的就业是大型企业的8倍~10倍、新创的GDP是大型企业的4倍~6倍……
这样的贡献力量,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没有理由让支撑一国经济脊梁和原动力的中小企业向隅而伤。尤其是在危机当前,中国“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时期,什么是行之有效的好政策,什么是效果不佳的坏政策,一个不能忽略的标准,就要看一个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原因简单,中小企业对未来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民富国强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文/王健君)
融资贫血地带调查
中小企业是带动经济体摆脱金融危机的“活跃细胞”,却大都成了被融资服务遗忘的角落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邓华宁储国强
黄庭钧
近期多措并举下,我国贷款总量激增,经济呈回暖趋势。但令人担忧的是,权威金融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反映,一季度贷款结构中,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短期贷款仅占25%,且2月比1月锐减30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似乎在加剧。
我国目前有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造了GDP总量的近6成、纳税额的近5成,吸纳城镇90%的就业。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发展的基石,带动经济体摆脱金融危机的“活跃细胞”,不该成为倍受融资服务冷落的“遗忘角落”。
“融资难”百象
《瞭望》新闻周刊近日采访江苏、陕西数十家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了解到,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存在多年,轻纺、涉农等民生类行业,软件、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长期贷款稀少。而国际金融危机又把贸易型、出口加工型企业拉入贷款难行列。
“纺织业贷款难不是一朝一夕,因为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不足3%。”无锡江阴毛条厂总经理肖锦文告诉本刊记者,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地方扶持的骨干企业,90%以上纺织企业贷款很难,它们在资金紧张时,主要靠大企业拆借,“纺织业贷款利息只有几个点,而房地产业即便在低迷期也有十几个点,银行当然倾向后者。”
“软件行业有许多拳头型的产品,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融资和发展环境,最后胎死腹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苏新思维软件公司总裁张晓冬介绍说,中小软件企业的生长每一步都需要资金,往往一口气喘不过来就会死掉,但小企业能贷到款的很少。
与银行打过多年交道的张晓冬认为,软件行业本质上是“靠人脑来赚钱,而人脑并不可靠”,软件的价值瞬息都在变化,一旦出现问题银行就会赔本。因此,软件企业贷款难的瓶颈是缺少资产抵押。
中国制造网总裁沈景华很无奈地告诉本刊记者,“互联网行业中,好的企业不需要贷款,因为有风险投资;差的又贷不到款,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