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瞭望》2009年第17期本期专题报道
·冷观沿海重化工热潮·重化工布局需要全域思维·南部沿海重装崛起·山东重化工“大象起舞”·长三角再掀石化建设潮·泉州:新石化城的“三级跳”·优化沿海石化产业结构
[特稿]海上阅兵全目击[特稿]正视“环评腐败”[高层决策背景]提高选“人”公信度[国际评论]反种族主义世界会议乱象之因[瞭望论坛]将扩大内需进行到底[热点观察]“世博周期”应战危机[热点观察]参展规模最大的上海世博会[热点观察]上海车展“三大悬念”[热点观察]楼市来了半个“春天”[热点观察]官员频繁调动之弊[时评]村医队伍需待遇兜底[时评]周年纪念防“爱心折腾”[时评]大学生村官重在实干[时评]掌握中医药文化主导权
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相继出台,重化工沿着中国漫长的海岸线高歌猛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重化工的巨大依赖已然形成,中国已经不可抗拒地进入了重化工时代。
这是市场需求的拉动力量所致。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已进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重工产品以及电子通讯产品的消费周期,使得以钢铁和石化为主导的重化工业蓬勃而起。
这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推动使然。新一轮城镇建设高峰的出现,一方面重化工业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另一方面城镇化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这是满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使然。为应对危机,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提供了巨量资金,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为今后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然而,当《瞭望》新闻周刊身处沿海重化工建设一线调研时,同样也看到了许多不和谐、不可持续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象:1.8万公里海岸线从北向南,“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在诸省市处处点火;一省之内也是你追我赶竞相上马重化工,不在乎合理只求拥有;一些土地制约、用水紧张、用电短缺、生态脆弱且不具备产业基础的沿海城市,甚至提前“出手”,造成既定事实,“逼迫”国家政策“就范”……
而如果地方政府由此无序规划带来产能过剩,最终只能由上一级政府出面收拾;产能过剩或者通不过国家立项所导致的巨额前期投资浪费,也将损害纳税人的利益;而最长期的伤害可能落在沿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上……
现在,无论是因为政绩冲动还是财税制度变形,发展沿海重化工面对的这些难题和制约,是我国重新重工业化不可避免的“遭遇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把握几个重要关系:处理好重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绝不能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处理好工业与资源的关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的消耗;处理好中央协调规划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关系,用“全国一盘棋”的意识优化重化工业布局。
并以此转变我们的认识,即重新重工业化并不是要各地“一窝蜂”地发展重工业,必须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工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并不意味重工业发展可以没有任何限度;重工业化当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王健君)
重化工布局需要全域思维
目前令人担忧的“千军万马争上重化工”的局面,可能加剧重化工业未来更大的产能过剩,还给沿海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4月20日,曹妃甸,面对来往穿梭的载重卡车和凌空屹立的巨型起吊机,无法想像仅仅数年间,一个16平方公里的小岛,已经通过人工填埋变成了陆域面积达到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当前中国最高水平的重化工业基地。
听着曹妃甸工业区管理人员的介绍,本刊记者很清楚,眼前这一切就是我国沿海重化工快速发展的缩影:庞大的储油罐、高耸的反应塔、密布的输油管网、巨型的高炉……从辽宁大连到河北唐山,再从山东青岛、江苏张家港、上海大小洋山、浙江宁波一路南下,经过福建厦门、广东广州湾直达大西南出海口北部湾,沿着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从北向南,都能看到相似的景象。
“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明显,规模以上重化工业比重都超过了工业的50%”。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告诉《瞭望》新闻周刊,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的世界性产业规律正在中国上演,特别是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更加强化了经济活动中心或者制造业基地布局于沿海的趋势。
作为重化工业代表的钢铁和石化,新出台针对这两个产业的规划分别都提出,要优化产业布局,趋势就是向沿海集中。《钢铁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要求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指出要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还要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石化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开出了一张未来3年炼油基地的建设单,提出逐步形成宁波、上海、南京等规模超过年3000万吨以及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等规模超过年2000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