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遵义播州土司海龙囤遗址考察与保护 【作者】邓 志 祥 【关键词】海龙囤遗址??考察??保护??开发 【指导老师】莫 代 山 【专业】历史学 【正文】(一)播州土司海龙囤遗址简介播州海龙囤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高坪镇龙岩山上,是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遗址的由来离不开杨氏土司,杨氏土司并非遵义土著居民,而是山西太原人。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59年),大理南诏国彝族侵入播州。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山西太原人杨端应募讨伐,率其乡人令狐氏、成氏、赵氏、犹氏、娄氏、梁氏、韦氏、谢氏八大姓部众收复播州,尽占其地。其后,杨端后代世居遵义,自领播州,将其原有州县废止,杨氏遂成为播州土司。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占据播州,到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杨应龙兵败海龙囤,历经唐、宋、元、明四代。对此《明史》有载“播自唐乾符中入杨氏,二十九世,八百余年,至应龙而绝,以其地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川、贵。”[1]海龙囤的开创人是杨氏土司十五世杨文。南宋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杨文派步骑五千随俞兴西征,同蒙古军交战。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蒙古大军由云南东进,播州告急。朝廷谴两府节度使吕文德至播州布置防御,吕文德申奏朝廷,“应置一城以为播州之根本”?[2]。杨文由是在龙岩山上筑龙岩新城,倚天险筑堡建关,后蒙古军队未入播州,自此龙岩囤成为杨氏军事城堡。杨氏播州的统治终于二十九世杨应龙。杨应龙非常自负,多次与明朝廷对抗,欲自立为王,并在龙岩囤上扩建城堡,修建宫殿,砌筑险关,并多次派兵入侵其它地方,明朝廷忍无可忍,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发动了平播战争,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以李化龙为首,兵分八路,进剿播州。在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六月五日攻破土城,大军随后在六日攻破内城,杨应龙兵败自杀身亡,龙岩囤被明军毁坏,遂更名海龙囤,取“龙困于海,不能兴风作雨之意”?[3]。(二)研究综述对海龙囤的介绍和研究至今尚处于探索阶段,部分学者从各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第一,游记描述性的有李元洛的《古堡夕阳》[4],文章描述了游海龙囤忆播州之役的感概。陈湘苏《神秘的古军事城堡海龙囤》[5],文章详细叙述了游海龙囤路线,以及海龙囤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建筑物,还分析了平播之役原因、经过。第二,有关海龙囤研究类的文章只有吕虹的《遵义海龙囤军事城堡的开发与保护的研究》[6]吕虹通过对海龙囤调查研究提出了修复方案,作者以北京文物古迹修复情况、杭州西湖雷峰塔重建工程、南方长城修复工程为例,对海龙囤修复提出建议。第三,学界对海龙囤的专著有《古播遗踪》[7]和《穿越时空的财富》[8]。《古播遗踪》对海龙囤遗址的由来和价值作了深入的分析。《穿越时空的财富》是以海龙囤出土的文物为主线对海龙囤遗址的文物和海龙囤军事城堡发生的军事事件进行议论分析。二、海龙囤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考察(一)遗址考察1、地理环境海龙囤位于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白沙村的龙岩山上,在遵义市城区的西北,距遵义市中心约三十公里。龙岩山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南、北、西均为陡坡,山顶较为平坦,最高峰为采石场,在当地对此地形有“金线掉葫芦”的美誉。海龙囤古军事城堡建于龙岩山顶,绕山顶一圈于悬崖边上建城墙,墙内顺墙设马道。在山的东面设有六关,山顶设有两城,山的西面设有三关扼守上山要到。龙岩山上地形不规则,中间稍圆,东北和西南面细窄突出。东西最长处约一公里,南北城最窄处不足一公里,城四周长约五公里,城中有南宋和明代的建筑遗址。在海龙囤东面隔溪相望的山顶有养马城,养鸡城,养鹅城等遗址,为海龙囤城堡的后勤供给。播州海龙囤军事战略位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囤之初主要是为防蒙古军队。杨氏土司为屏障海龙囤大本营,利用险峻地形,在囤之外围构筑了星罗棋布的寨堡。在娄山关、白石口、松门坎、水牛塘扎营屯兵,建立了重重屏障。同时,还在播州四境险要山川设城建堡,部署重兵拒敌于境外。珍安州(正安县)有南山寨、思义寨;仁怀有吼滩、崖头、陶洪、罗村、安村诸寨;绥阳有关竹、半崖铜鼓寨;桐梓有楠木、山羊、简台山峒等寨。杨氏沿乌江天险设有老君关、河渡关、黄滩、板角、崖门关;西有沙溪囤、水烟、天旺诸囤及罗蒙关;东有三渡关、青蛇囤等驻兵要地。这些关、囤、寨、堡镇守四方,以海龙囤为中心,构成杨氏土司强大的军事防御系统。?海龙囤遗址平面示意图2、建筑物通过对海龙囤遗址的考察,笔者将海龙囤遗址建筑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为关口城门洞。包括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后关、西关、万安关,其中以飞龙关最为典型。飞龙关巍若天门,高入云中,石径沿一条狭窄陡峻的山梁通向关口。关之左下方为断壁下陷,右下方是无底深渊,俗称“杀人沟”,长谷巨堑不见底,令人股栗胆寒。??榜额横刻“飞龙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