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从古今敬、谦词的对比透视中国礼仪文化 【作者】杨亚丽 【关键词】?敬、谦词??男尊女卑??等级制度??交际文化??弃糟取精 【指导老师】黎燕敏 【专业】中文 【正文】开放的社会互相交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交流过程中,无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个人与集体之间,无论是单位与单位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必须讲究礼仪,必须运用礼貌用语。俄国大文学家赫尔岑曾经说过:“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①这句话强调了文明礼貌是做人的首要原则。言为心声,文明礼貌的语言是道德高尚的一种反映。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②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因该高度关注中国礼貌用语,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敬、谦词作为中国礼仪文化在社会礼貌用语中的代表更值得我们研究。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对敬、谦词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它们的概念,类别,特点,用法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把敬、谦词语同我国的礼仪文化联系起来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站在历史的角度,把古代的敬、谦词语同礼仪文化联系起来,通过对语言变化的研究发掘出文化的转变,这方面的论文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我认为还可以从古今敬、谦词的比较中得到文化转变的信息,以便能够更好的传承和运用它们。从古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敬、谦词也有相应的变化。所以,本文就从古今敬、谦词的角度来关注中国的礼仪文化。??????????????????????????????????????一、敬、谦词与礼仪文化概述(一)敬、谦词敬词,是用尊敬的言词敬称他人(主要是对方)或与他人有关的人或事;谦词,是用谦卑的言词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因此,用作敬词的词多为令、尊、敬、谨、贤、高、大、宝、玉、芳等含有敬意的词;用作谦词的词多为卑、贱、愚、拙、贫、寒、微、小、浅、薄等含有谦意的词。在一般情况下,敬、谦词是不难区别的,如“令堂”是敬称他人的母亲,“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大著”是敬称他人的著作,“拙著”是谦称自己的著作;“贵庚”是敬称他人的生日,“贱庚”是谦称自己的生日;“高见”是敬称他人的见解,“愚见”是谦称自己的见解等等。这是一些常用的敬、谦词。但从广义来说,含有尊敬美誉的词语用于对方时,都可理解为敬词;含有平庸卑下的词语用于自称时都可理解为谦词。如“呈”、“请”、“恭”、“敬”等含有表敬色彩的词,都可理解为敬词。“芳”,常用于美称他人,但辞书里既解释为敬词,又解释为美称,如《汉语大词典》“芳”的义项5:“称人之敬词,如芳翰、芳颜、芳龄。”但在词条中“芳颜”释为“美称他人之容颜”,“芳龄”释为“妙龄”,其它如“芳邻”、“芳声”、“芳讯”、“芳词”、“芳信”、“芳札”、“芳名”等一般都解释为美称。美称往往含有敬意,辞书为“芳”单列“称人之敬词”一个义项,故美称也可理解为敬称。“凡驽”、“驽下”,用于客观评价他人时,表示能力平庸低下,用于自称时,应理解为谦词。如清代侯方域在《与吴骏公书》中写到:“域凡驽不材,年垂四十,无所表现”。再如《清代名人书札?阎敬铭致彭玉麟》:“爵相魄力沈雄,兵多饷厚,人材如林,……惟弟万分驽下,不堪为役耳。”所以,敬、谦词的外延其实非常宽泛。(二)礼仪文化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必须受社会的制约,受礼仪的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社会的制约,礼仪的规范,剩下的就只是自然属性,这实际上是把自己等同于禽兽。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特别强调人的行为应该受到礼的规范,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应符合礼的规范,这句曾一度受到批评的话其实并没有错。礼,既是人和禽兽的分野,也是文明和野蛮的分野。当然,每个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的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差异,但是礼作为人的行为规范,因该是与社会永世共存的。礼仪既是礼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礼在各种礼节仪式中的体现,是礼借以实现的载体。礼仪即礼节与仪式,它是约定俗成的,它协调着人际关系,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我国是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富有风趣的礼仪、风俗和生活习惯,即为礼仪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宝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从课桌文化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oc
- 【毕业论文】从孔子教育实践中看他的人文性.doc
- 【毕业论文】从礼文化视野看《左传》的外交辞令.doc
- 【毕业论文】从美本质的发展看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doc
- 【毕业论文】从认知的角度对动物词语的研究.doc
- 【毕业论文】从神性到人性—大足石刻艺术风格浅析.doc
- 【毕业论文】从生态视觉解读《老人与海》.doc
- 【毕业论文】从数学思想例谈一题多解.doc
- 【毕业论文】从斯丹达尔人生经历看《红与黑》.doc
- 【毕业论文】从宋词看宋代文人的忧患意识.doc
- 2025年多倍体树木新品种项目提案报告.docx
- 难点详解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难点详解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 难点详解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docx
- 做账实操-马其顿公司全盘账务处理分录实例.doc
- T_QGCML 296—2022_矿山救援液压类剪切工具使用技术指南.pdf
- 做账实操-马绍尔群岛公司全盘账务处理分录实例.doc
- 做账实操-罗马尼亚公司全盘账务处理分录实例.doc
- 难点详解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夺冠)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