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 产权清晰的企业制度 完善的信息披露体制 思考题 会计的特点是什么? 会计假设有几项,分别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有哪些?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几项?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般情况下会计计量采用什么样的的属性?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 会计学 大连大学经管学院 卿固 教授 课前简介 一.什么是会计学 也称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它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二、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学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人们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怎样学习会计学 1.上课认真听讲。 2.课后适当做题。 3.考试前系统复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基础会计》陈国辉 迟旭升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基础会计》卿固 张东莉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五、教学及考核要求 1.出勤占10% 2.作业占20% 3.期末占70%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题型有填空题、单选题、业务题、计算题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第二节 会计对象 第三节 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四节 会计计量 第五节 会计任务与作用 第六节 会计方法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产生 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会计发展 会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二、会计的含义 工具论 信息系统论 美国A.C.里特尔顿 中国余绪缨.葛家澎 管理活动论 中国杨纪琬.阎达五 会计的定义 P5 三、会计的特点 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以凭证为依据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四、会计职能 核算 监督 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五、会计目标即会计工作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一)经济管理总目标—利润最大化 (二)会计目标—利润最大化 (三)会计核算目标—提供信息,满足国家、企业各方、企业内部决策需求。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表述: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第二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一般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会计对象的内容 1.企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 制造业 商业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内容 第三节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 可比性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P37 以收到、付出为标准确定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 权责发生制P38 以权利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为标准确定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 两者比较 对下列经济业务内容,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企业本月(七月)的收入和费用,填入下表中。 1.销售产品5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2.销售产品1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3.付7-12月份租金3000元; 4.收到上月应收的销货款8000元; 5.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4000元,下月交货; 6.本月应付水电费400元,下月交付。 第四节 会计计量 一、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分为初次确认和再确认,会计确认标准为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相关性。 二、会计计量—指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未经确认,就不能进行计量;没有计量确认也失去了意义。 计量单位:包括货币计量、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是指予以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一般情况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可能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就有必要采取其他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 第五节会计任务与作用 一.会计任务P11 二.会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