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谈西方色彩观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doc

【毕业论文】浅谈西方色彩观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浅谈西方色彩观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 【作者】邓 燕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西方色彩观??色彩观的影响??影响原因和意义 【指导老师】陈 建 【专业】美术学 【正文】 引言 中国画要发展,必须树立中国画的现代色彩意识,因为色彩对绘画意境的表达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的运用得当,可以激发欣赏者对作品特有的联想,产生更强烈的感情,?色彩语言的丰富还能扩大“随类赋彩”的内涵,我们要尽可能地使色彩为表现服务。因受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变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色彩成为中国画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研究运用中国画色彩,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画的色彩特征和形成原因 色彩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中国画的随类赋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所反映出的色彩并不是自然真实“光”与“影”的再现,而是以物象“固有色”来组合色彩关系,以复杂的物象构成平面化的画面,不受“客观物象”的制约,忽视光源色、环境色对物象色彩的影响,是一种非写实理性色彩。中国传统色彩观强调的是主观归纳、主张应该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作者感受发挥色彩的作用。这一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例如,花本来没有黑色,但画国画花卉时可以用墨画成黑色,又如竹也没有红色,然而宋代苏东坡喜爱用朱砂颜色画竹。这都可以说明中国画不必受光色和环境色的局限,而可以变象、变色,独立发挥色彩的作用。总而言之,中国画并不象西洋画那样注重光色效果、自然颜色的再现,也不需要太多的颜色进行调合,而是着重于单一固有色的运用,省去了许多光源色、反光色、环境色的影响,具有色彩装饰性的效果。而概括这一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和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黄筌的工笔花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山水,花鸟画在这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一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一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一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   墨分五色”则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条血脉,上古时期贵族华丽的色彩以及五色所代表的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都让人眼花缭乱,多少有些审美疲劳。老庄认为这种“五色”之美是世俗之美、快感之美、容易破灭之美,他们反对这种世俗浮薄之美,幻想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去追求淳朴淡泊的人生,以及一种不会破灭的、根源的、本质的、绝对的“大美”?。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认为绘画不能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审美境界,要上升到如庄周梦蝶般精神自由、本色的层次,由“技近乎道”,而墨色不受社会色彩观念和用法的束缚,更能发挥心灵自由的想象。汉画有以墨色为主、设色浅淡的趋势,中国书、画同源,中国画可说是“六书”象形之一种,随着笔、墨的绘画性能和丰富的表现力的发现,深深浅浅的墨色启发了人们对“五色”的联想。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在《山水松石格》中指出“高墨犹绿,下墨犹赭”就认为墨也有不同的色彩感,“墨”就不再只是五色中“黑颜色”的概念,开始从五色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唐朝张彦远进一步阐释:“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因而,“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墨分五色”可以说就是一种意象中的色彩,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延伸了这种意象的审美内涵和境界,其后许多文人将水墨画看做读书之余事、心境之寄托,临池染翰,不必洗砚,亦无需制色、赋彩之繁劳,随意点染江山,如苏东坡、米芾等,这都促进了以墨为色观念的发展,“墨分五色”以其独具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画中一种独特的色彩观。  茹毛饮血的年代,原始先民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就有了色彩感受。图腾、壁画岩画等,大多以赤、黑、赭红绘之。 战国、秦汉之际,在没有受到异域影响下的中国画色彩观已趋于成熟,上古人们追求的是质朴原始的美丽。绘制艺术品多用五色:青、赤、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