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0801 陈海宁 S200800120006 试说明地球图层结构以及人类与地球各图层结构的关系。 地球图层结构主要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1、地壳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圈。人体本身不能直接制造有机质,人体机能的维持必须依靠生物制造或者提供的有机质。生物圈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从而维持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药材、木材、生物蛋白、脂肪、淀粉、植物纤维、蔬菜、水果等。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上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中。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生产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础性作用,它们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中,各种绿色植物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以各种细菌为主,也包含屎壳郎、蚯蚓等动物。分解者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复杂有机质(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铵盐等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物质,完成物质的循环,因此分解者、生产者与无机环境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 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催化剂。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中国自然资源有如下特点: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普遍偏少。如我国1988年人均耕地只有0.088hm2,远低于世界平均0.367hm2的水平;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不足世界平均水平31.2%的一半,居世界的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为0.11hm2,人均林木蓄积量为9.6m3,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8左右。我国人均草地面积0.367hm2,为世界平均值的1/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700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我国疆域辽阔,就全国而言,东农西牧,南水(田)北旱(地),地平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