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临床路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蛇串疮中医临床路径 一、蛇串疮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蛇串疮(TCD:BWP020 带状疱疹ICD10:B02.901); (二)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带状疱疹协作组制定的蛇串疮诊疗方案的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1、疾病诊断 (1)病史:急性起病,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2)主要症状: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3)主要体征: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4)辅助检查:无特殊。 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 (1)肝胆湿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优化验证的中医治疗方案。 1、内治法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成药:可予清热解毒除湿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等。疼痛剧烈者可配合内服元胡止痛胶囊。可选用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针剂,如清开灵注射液等。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中成药:可予健脾除湿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丸等。疼痛剧烈者可配合内服元胡止痛胶囊。可选用健脾益气中药针剂,如黄芪注射液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解余毒。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成药:可予活血止痛中成药如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丸等。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如丹参注射液等。 2、外治法 (1)药物外治疗法: ①抽疱液:水疱较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 ②中药湿敷: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中药湿敷,如黄柏、马齿苋等中药按3-10%比例加水,煮沸后小火煎15分钟,滤出药液,待凉至室温,以6~8层纱布浸于药液中,稍拧干至不流水为度,湿敷患处,每隔10分钟,交替1次,共计湿敷30~40分钟。每日1~2次。 ③外搽 a、水疱如无溃破糜烂渗液者,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三黄洗剂、青黛散(用水调至糊状)等外搽患处; b、如水疱溃破、糜烂渗液者,在前述湿敷治疗间歇期间可外搽紫草油、甘草油等中药油或加青黛、黄柏等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 c、水疱干敛结痂仍疼痛者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外搽,如青黛膏、湿润烧伤膏等; d、后期皮损痂皮多者,可用植物油如紫草油、甘草油等中药油软化清除痂皮。 (2)针灸治疗:适用于疼痛明显、药物治疗欠佳者,尤其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病人。治疗前向患者解释体针治疗的操作方法、作用。说明体针治疗可能产生的不适、晕针的症状及处理。可采用体针、火针、梅花针扣刺、刺络拔罐等,每日1次。针刺处严格消毒。 ①刺络拔罐:发病初期,用三棱针在阿是穴或至阳穴点刺放血,当即用玻璃火罐采用闪火法将其置于皮疹处,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5次。 ②循经取穴:用于蛇串疮后期及后遗神经痛。常规消毒后,在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经络取穴针刺,针刺入后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 ③火针疗法:用于蛇串疮初期及后遗神经痛。皮损常规消毒后,将针尖部于酒精灯焰中烧红,以浅刺法迅速刺入皮损部位,并快速出针。隔日一次,连续3~5次。 (3)物理治疗:选用红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微波等治疗仪照射治疗,每日1次。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TCD: BWP020蛇串疮疾病编码; 2、皮肤科住院患者; 3、年龄≥18岁,≤75岁; 4、病程≤1周(以出现皮疹为起点);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纯中医治疗。 (六)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排除。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首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 4、发于头面部或泛发的蛇串疮;合并细菌感染的蛇串疮; 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七)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电解质; 4、感染性疾病筛查; 5、心电图; 6、胸部X光片;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筛查:肿瘤抗原、B超(腹腔、盆腔各脏器及后腹膜)等;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