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客家与世客会
?
第一节 客家源流
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19个省区,265个县市,其中41个,总人数约500万。遍布五大洲六大洋,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000万从客家被称之为“客”而又自称为“客”的情况,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历史移民的产物。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为古代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汉民,自晋唐以来,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因为身在异乡,故乡河洛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客家先民历尽艰辛。历史上,客家人有次大南迁。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它缘起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举行以来,已在亚、美、非三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届,规模逐渐扩大,已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载体。举办世客会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第三节 第23届世客会简介
一、主题——“古邑情·客家亲”
体现了河源举办世客会的主旨,突出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名片特点。本届世客会突出客属恳亲和学术交流两个重点,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宝藏,排除地域和门户之见,展开学术争鸣,树立良好的客家文化研究风气,对两千多年的河源客家文化脉络进行梳理与发现,从尘封的历史与岁月的长河中,寻找闪亮点。客家屋顶回家汉字
会徽上半部分图案是客家建筑屋顶和“家”字组成的窗,从而突出客家历史渊源的内涵,下部分图案是以河源首个汉字“河”字、拼音字母“H”与“回”字三字组合而成,会徽整体是个向上的箭头,寓意为河源经济社会蒸蒸日上。最底下部分是“地球”形状,代表第23届世客会时,全世界客家人相聚在河源,下半部分的“回”字和上半部的客家建筑的窗里“家”字组合,体现全世界五大洲的客家乡亲回家,相聚在河源。
三、吉祥物——客家“阿妹”
吉祥物以“客家女孩”为元素,通过卡通化的艺术表现手法,造型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穿着客家服饰,彰显了客家人热情、开朗、好客的性格,张开双臂迎接五湖四海的客属、嘉宾、朋友来到河源,相聚河源。吉祥物取名为“阿妹”,是河源客家人对女孩的昵称,符合河源的民俗风情,有较强亲和力。
四、主题歌
第23届世客会主题歌《古邑情深客家亲》,由河源市龙川县人邹国忠作词。
《古邑情深客家亲》歌词:
(加竹笛的悠扬的女声独唱客家山歌前奏)
好久唔田(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