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doc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
前言 2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3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0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1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3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5
第九章 财政职能 49
第十章 财政支出 53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 57
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 63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制度 72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77
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86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92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100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概述 107
第十九章 市场营销环境 112
第二十章 消费者行为 117
第二十一章 市场营销策略 122
第二十二章 产品和服务策略 127
第二十三章 管理概述 134
第二十四章 计划职能 136
第二十五章 组织职能 142
第二十六章 领导职能 149
第二十七章 控制职能 159
第二十八章 法的基础知识 160
第二十九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164
第三十章 民法基础知识 167
第三十一章 行政法基础知识 176
第三十二章 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183
前言
(一)初级经济师的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与报名方法
报名时间一般为4、5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方法: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人事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报名手续。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部队及直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
1.考试科目
初级和中级经济师均2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2009年教材情况
整体而言,初级经济基础的内容大致变化了30%左右。第一、二部分变化较小。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去掉了货币职能的内容,增加了货币发行的内容(113~115页);
(2)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去掉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的内容,增加了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的内容(134~137页)
第四部分 市场营销
(1)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概述
重新叙述了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那部分内容,变化主要体现在143~144页;
(2)增加第二十章 消费者行为(153~159页),删掉了原有的第二十二章 品牌策略
第五部分 管理学基础
(1)第二十三章 管理概述
去掉了管理学及其特点、组织环境的内容
(2)第二十六章 领导职能
增加了沟通的内容(200~202页)
第六部分 法律
变动最大,基本上是全部修订。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
(一)试卷题型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题量分布为单选题70题,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试卷总题量为105题,考试满分是140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二)合格标准
考试合格的标准每年有所浮动,但基本上是总分的60%。初、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和各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40分。全国2007、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均为84分。
(三)答题技巧
在考试过程中,大家注意多选题的答题技巧。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为5项,其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即每道题的正确选项最多为4个)。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例如某题的正确答案是ABC,如果我们选择了ABD或AD,由于有错选的选项,则该题不得分;如果选择了AB,则属于少选的情况,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该题我们可以得1分。所以对于多选题,大家注意如果拿不准,宁可少选,不要多选。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