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融资管理案例 —蒙牛引入PE投资 演讲:唐欢 分析要点 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的方式? 蒙牛是否被贱卖? 为何本土难有这样的PE投资? 蒙牛为何选择在香港上市? 蒙牛融资例案例的简单回顾 1、1999年到2002年,创立初期的融资: 1999年1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几个原“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元;几个月后进行股份改造,注册资本猛增至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由10个自然人共同发起;筹集资金1000多万股。此时发起人持股73.5%,其他股东持股26.5%。 2、2002年到2003年,引入外资PE投资二次投资: 2002年底,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分拆出来的鼎晖投资和英联投资三家投资机构首次投资注资2600万美元,2003年这3家机构又并且增资3500万美元。 3、2004年,蒙牛进行股改,还要在香港上: 2004年,上市前股改,牛根生直接控制蒙牛乳业6.1%的股权。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此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2004年的上市给蒙牛的融资故事几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上市后,蒙牛办理团队最后在上市公司持股54%,国际投资机构持股11%,公众持35%。 4、上市后到2005年,PE投资者退出: 三家私募投资者两轮共出资612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4.77亿元。他们在IPO中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已经套现3.92 亿港元。2004年12月,摩根士丹利等私募投资者行使第一轮可转换债券转换权,增持股份1.105亿股。增持成功后,三个私募投资者立即以6.06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68亿股,套现10.2亿港元。2005年6月15日,三家私募投资者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共计换得股份2.58亿股,并将此中的6261万股奖励给管理层面的代表——金牛。并且,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几乎全部抛出变现,共抛出3.16亿股(包括奖给金牛的6261万股),价格是每股4.95港元,共变现15.62亿港元。而蒙牛的管理层面也获得了3.1亿港元的私人财产。 一、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的方式 ◆蒙牛选择外资PE方式的原因可从蒙牛自身和外部条件归为以下几点 : ⑴. 蒙牛自身: ★成立初期体制 ★自身扩张业务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⑵. 外部条件: ★不具备上市条件 ★民间融资失败 ★银行筹款难 ★外国PE机构的主动劝说 蒙牛自身 1. 成立初期体制蒙牛初期假设要变成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就既不可以出售也不可以转让,除非有把握一定能在这3年内上市(当时蒙牛实力较弱,不具备此把握)。保持股权结构相对自由开放的有限公司形式,但并且又不可以使主要股东结构发生改变(不然业绩不可以连续计算会使得上市无望)是蒙牛唯一的选择。但这样做,后续融资的话只能不停的增加注册资本 2. 自身扩张业务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2001和2002年蒙牛投资的资金基本靠相对较小规模的扩股增资所得,但这样风险和本钱较大 且可持续性不好确定,并且融到的资金有限。可是2001年的蒙牛相相比“伊利”等主要竞争对手还是相差很远:2001年伊利集团的销售收入达27亿元以上 ,而蒙牛集团为有7亿。因此蒙牛为有努力扩大市场才有大概与竞争对手抗衡。从2002和2003年蒙牛投资情况看,仅凭蒙牛自身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必要。如业务扩展使公司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自2002年的人民币2.982亿元增至2003年的 11.915亿元,而在建工程也由200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830万元增加至200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60亿元。 B、 外部条件 1. 不具备上市条件 国内: 首先是创业板没出,其次是假如A股上市,在当时情况下相比蒙牛那样一家没有特殊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从寻找承销的券商到长久的上市前辅导期,怕必要等上好几年。中国乳成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要环节是稍纵即逝的,蒙牛根本等不起 国际:自身不具备上市香港主板条件,而香港二板流通性差,不利于长远发展。 2. 民间融资失败 民间投资困难重重。在蒙牛的几次尝试中,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也准备要投资,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劝住;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由于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9月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三级)考试卷.pdf VIP
- 第二章法的渊源、分类及效力.ppt VIP
- 《李清照》诗词109篇大全集.pdf VIP
- 《高分子防水卷材》课件.ppt VIP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课件-第六讲 法的渊源与效力.pptx VIP
- 法理学—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ppt VIP
- 法理学第四章_法的渊源、分类、效力.ppt VIP
- 柯尼卡美能达 柯美 bh 246 236 226 216 206 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 (1).pdf VIP
- 第四章 法的渊源与效力.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