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性肝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科.ppt
12.3 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 除上述治疗以外,应加强护肝治疗,包括定期输注人血清白蛋白和血浆,其剂量和疗程视血液内白蛋白浓度而定 免疫调节药物也可适当选用,如注射IL-2、自体LAK细胞回输等 在其他疗法当中,可试用猪苓多糖注射液(并用乙肝疫苗)、山豆根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等 12.4 重型肝炎 一般和支持疗法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 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 进食不足者,可静脉滴注10%~25%葡萄糖溶液,补充足量维生素B、C及K 静脉输入人血浆白蛋白或新鲜血浆 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2.4.1 对症治疗 (一) 出血的防治 使用足量止血药物,输人新鲜血浆、血液、血小板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可用雷尼替丁防止消化道出血。如发生DIC,可考虑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以改善微循环 肝性脑病的防治 氨中毒的防治 恢复正常神经递质 维持氨基酸平衡 防治脑水肿 12.4.2 对症治疗(二) 继发感染的防治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措施 高血糖素一胰岛素疗法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p-HGF) 肝移植 12.5 淤胆型肝炎 可试用泼尼松40~60mg/d口服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10~20mg/d,2周后如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则逐步减量。如不显效时应停药作进一步检查 以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 十三、预防 控制传染源 患者的隔离 携带者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重点在搞好卫生措施 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6.3.1 轻度慢性肝炎 过去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 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出现疲乏、头晕、消化道症状 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可有轻度脾肿大,少数患者可有低热 肝功能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 肝活检仅有轻度肝炎病理改变,也可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病程迁延可达数年 病情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好转以至痊愈 6.3.2 中度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 各项症状(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及肝区痛等)明显 肝肿大,质地中等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进行性脾肿大 肝功能持续异常,尤其是血浆蛋白改变,肝脏纤维化指标升高 或伴有肝外器官损害,自身抗体持续升高等特征 肝活检有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改变 6.3.3 重度慢性肝炎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6.4 重型肝炎(hepatitis gravis) 本型约占全部病例的 0.2%-0.5 %,但病死率甚高;所有5型肝炎病毒感染均可导致重型肝炎 6.4.1 急性重型肝炎 亦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 发病多有诱因 起病后未适当休息 营养不良 嗜酒或服用损害肝脏药物 妊娠或合并感染 起病10d以内出现: 黄疸迅速加深 肝脏迅速缩小 有出血倾向 中毒性鼓肠 腹水迅速增多 有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 6.4.2 亚急性重型肝炎 亦称亚急性肝坏死 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 10d以上而出现急重肝症状 肝性脑病在此型中多出现于疾病的后期 本型病程较长,可达数月,容易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6.4.3 慢性重型肝炎 亦称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 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体征及肝功能损害 6.5 淤胆型肝炎 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主要表现为较长期间(2~4个月或更长)肝内梗阻性黄疽,如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肿大和梗阻性黄值的化验结果 与肝外梗阻性黄疸不易鉴别 6.6 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6.6.1 小儿肝炎的特点 多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感染 在感染 HBV后则容易成为无症状 HBsAg携带者 有症状者一般表现较轻,以无黄疽型或迁延性肝炎为主 6.6.2 老年肝炎的特点 发病率较低 黄疸发生率高,黄疸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淤胆型较多见,合并症较多 重型肝炎比例高,因而病死率也较高 6.6.3 妊娠期肝炎的特点 症状较重、尤其以妊娠后期为严重 消化道症状较明显 产后大出血多见 重型肝炎比例高,因而病死率也较高 可对胎儿有影响(早产、死胎、畸形)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时病死率可高达30%以上 妊娠期合并乙型肝炎时,胎儿受传染的机会特别大 七、实验室检查 7.1肝功能检查 血清酶的检测 血清蛋白的检测 血清和尿胆色素的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 血氨浓度的检测 7.2 肝炎标记物检测 7.2.1 甲型肝炎 血清标记物: 抗-HAV lgM阳性,提示存在HAV现症感染 抗-HAV I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