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布雷特·丢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尔布雷特·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自画像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骑士、死亡与恶魔》等。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中文名: 阿尔布雷特·丢勒 外文名: Albrecht Dürer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纽伦堡 出生日期: 1471 逝世日期: 1528 职业: 画家 代表作品: 《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生平简介   德国人利用造纸革命引进活字,意大利人却利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制造奢侈品的本事迎头赶上,夺回主导权。丢勒何其幸运,恭逢其盛,得以发挥才华。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Michaaeel Wolgemut)处工作三年。沃格穆特的大工作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柯贝尔格(Anton Koberger)制作木刻插画。在当时,这家最大的厂子,对丢勒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儿童时代初次接触到铜技巧,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地发挥起了决定作用。师满后,年轻的画家走出画室沿着莱茵河游历德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巴赛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1485年,德国教育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处于即将进行改革的前夕,丢勒进入了纽伦堡的一所公立小学。依照他家的传统,父亲让儿子在自己作坊里当学徒,想把他培养成一个首饰工人。丢勒在作坊里初次获得了绘画训练,并且很快精通此道,这就成为他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丢勒为学会首饰工艺所必需的装饰艺术,进一步开始临摹艺术家们的人物画,还临摹了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等,这为他想做一个艺术家创造了条件。丢勒十三岁就用银针刻了第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写道:“1484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照着镜子画了自己。”他第二年的钢笔画“宝座上的圣母玛丽亚和天使”为第二幅最早期作品之一,该画被保存至今。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丢勒对人物结构和绘画法则感到很大兴趣,因此,他请求父亲允许他做一个画家。其父依从了儿子的愿望,送子到纽伦堡附近的画家迈克尔·瓦尔盖默特画室,契约规定学徒三年。丢勒临摹了老师的作品,还逐渐学会了多种绘画技巧,并以大自然,人体以及植物为对象开始进行研究,而且开始尝试创作。同时还精心研究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所以,当他学徒期满时,就能够按照艺术法则,进行创作了。二十三岁的丢勒成家立业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正式成立了画室,开始画肖像画。   后来,丢勒完成了第一部了不起的杰作---“启示录”的木刻组画。这本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的幻想。他制作了一组十五幅不朽之作,表现了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当时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的斗争,饥饿和剥削之间的斗争,人民的激昂情绪终于发展成为无数次的宗教的,政治的和革命的群众运动。丢勒想把启示录中的幻想付于现实的形象,给予这些幻想以寓意的力量。其中几幅画,不隐讳的对统治势力进行了批评,他把自己的意见交给每一个人的良知。   自从“启示录”刊行后,丢勒被名列于当代大艺术家的光荣行列。腓特烈又邀请他绘制第二幅祭坛画。1498年丢勒以充沛的活力和初得声望的信心。画了一幅身穿华贵服装的自画像。(现存马德里的普拉多陈列馆1514年3月19日,丢勒在他母亲去世的前两个月,给母亲画了一幅肖像,在这幅木炭画里他创作了他一生中最活泼动人的作品,这就是传到现在的唯一的一幅丢勒母亲的肖像。当他母亲于5月17日逝世后,他在画上题了几句话:“这就是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二时逝世,享年63岁。”说明他终身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1490年至1507年,他先后游历巴塞尔、斯特拉斯堡及威尼斯等地,并拜会了他仰慕已久的乔万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他不但极力加强自己艺术知识层面,而且着手研究数学、几何学、拉丁语、古典文学等,他和学者的接触较之与艺术家的交往更为频繁、密切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