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布鲁克纳和马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讲 布鲁克纳和马勒 --后浪漫主义音乐 奥地利的林茨这座城市,因曾经生活过天文学家开普勒和音乐家布鲁克纳而出名。在整个欧洲,林茨大教堂是和科隆大教堂一样有名的。林茨教堂因有布鲁克纳而更加辉煌,因为布鲁克纳出任过它的管风琴师。为了纪念这位音乐大师,林茨特意建立了一座音乐厅,并在那里创办了布鲁克纳节。 也许,就是这样,布鲁克纳一辈子和教堂脱不开干系。他始终笼罩在宗教巨大的影子里,他的音乐也始终走不出宗教的大门。 在我看来,听布鲁克纳(A.Bruckner,1824--1896),总有一种听宗教音乐的感觉,布鲁克纳几乎是宗教的代名词。有人称他是上帝的音乐家,真是最恰如其分。 在紧靠着林茨不远有一个叫做安斯菲尔登的小乡村,布鲁克纳出生在那里。他家的后面就是村里有名的圣弗洛里安教堂,他家门前的石阶小径直通教堂的大门。从小,他只要踏上这条笔直的小径,就可以到教堂里去做弥撒,听弥撒了。 他的父亲是那里的一位小学老师,最后熬上了小学校长的职位,却在布鲁克纳13岁的时候突然溘然长逝。父亲没有给留下什么殷实的家产和音乐方面的基因,父亲只是会弹奏管风琴,布鲁克纳在10岁的时候跟父亲学会了弹奏管风琴,大概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大遗产了。在乡村里,一般都是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长大后的布鲁克纳能够子承父业就很不错了。他在邻村当上了一名小学老师,是那种需要下田干活的老师,和我们现在农村里的民办老师差不多,但这是一个很荣耀的职位,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了的。在奥地利,音乐老师是必须经过培训由教育部门挑选的。因为他会弹奏管风琴,被选送到附近克隆斯托夫学习音乐理论,20岁的那一年,布鲁克纳回到了家乡圣弗洛里安教堂当一名音乐老师。他太熟悉圣弗洛里安教堂那架克里斯曼管风琴了,它伴他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对于它,他有一种近乎神助般的感应,充满无限的感情和灵性,他在它上面弹奏得无比美妙尽情。布鲁克纳的音乐天赋最早来自圣弗洛里安教堂那架克里斯曼管风琴。 1845年,布鲁克纳21岁的时候,他来到了林茨大教堂,当上了那里的管风琴手,这让他逐渐成名。他最早就是以管风琴演奏家出名而巡回演出于欧洲的。他也就是这样从一个乡村的土孩子走上了音乐之路,也就是这样和教堂发生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步步越发接近宗教而离不开宗教。 还要说一句的是,如果布鲁克纳没有去林茨大教堂,他就无法遇上那里的鲁迪杰尔(Rudigier)主教。是鲁迪杰尔主教看出了他的音乐天赋(也许那时的主教都有着极高的音乐才华),伯乐识马,给予他那样令人感动的宽容和理解,而不是我们见惯的本位主义或嫉贤妒能,将他送到当时非常有名的音乐教育家西蒙塞赫特(舒伯特曾向他学习过音乐)的门下,布鲁克纳迈上了关键的一个台阶,严格的塞赫特教授他学会了关于作曲所有古典方面的知识和技法。没有鲁迪杰尔主教,布鲁克纳也许只能够是一名管风琴师,而不会成为以后的作曲家。他应该感谢教堂。神在默默地庇护着他。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明白了布鲁克纳到了晚年(那时他是维也纳音乐大学的教授),哪怕是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如果听到教室外面传来祈祷的钟声,他也会立刻双膝下跪,不管遭受学生什么样的耻笑,他依然那样虔诚地面对眼前突然光临的上帝。他的学生后来成为音乐评论家的格拉夫曾经写文章有过这样 形象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任何人像布鲁克纳这样祈祷。他就像被钉住了一样,从内心深处被照亮了。他那刻满了无数田地里的垄沟一样的皱纹的老农民的脸庞,变成了一张教士的脸。【1】 我之所以先这样不厌其烦地讲布鲁克纳和教堂的关系,是因为这一点对于理解布鲁克纳至关重要。宗教和音乐的关系,是布鲁克纳一生的死结,如果你强行想抻开其中的一条线绳,便不再是布鲁克纳。 音乐史称布鲁克纳一生所写的9部交响曲中后三部最为登峰造极,尤以第七部和第九部为佳。听布鲁克纳,无疑这是最好的选择。 E大调第七交响曲,大提琴温馨而极为精彩的开头,撩开轻柔的神秘纱幔,洒下皎洁委婉的月光,吹拂着天国飘来的圣洁的清香,真的有一种呵气如兰的感觉。独奏的法国号吹起来了,那种圆润如珠,那种浩渺如霜,和随之翻涌而来的那种浩气冲天的庄重激昂,都会给人一种阳光下寥廓霜天的沐浴。特别是柔板乐章,那是布鲁克纳交响乐中最令人柔肠寸断的优美乐章了。这部在他的家乡圣弗洛里安教堂创作的交响曲,赋予其中教堂的氛围在这段柔板中体现得最为浓郁。整日置身于教堂之中,又是伴随他童年的教堂,晚祷的钟声和辉煌的管风琴声,以及扑打在教堂窗外的风声雨声,渗入他的内心和音乐是最自然不过的了,浓重的宗教意味是无法剔除的。那种被人们对布鲁克纳特别愿意称之为的肃穆沉思,如秋水凛凛,寒霜残照下,半江瑟瑟半江红。我们会从中听到一种教堂飘来感恩的圣咏,即使我们感觉不出那种宗教特有的味道,但超越宗教的音乐中那种圣洁和澄净,如水一样荡涤着我们的心胸。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那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