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省坪上应急引水管道穿越朔黄铁路路基工程,包括2个里程的顶管,分别位于朔黄铁路K103+438和K110+224,顶管位置采用起终点的桩号里程控制,桩号里程符合山西省坪上应急引水管道的桩号系统。顶管全部采用φ1950T12-S管节,管节3.13m/ 节,接口为双插口式,接缝为顶压橡胶垫。K103+438的顶管全长53.21m和朔黄铁路正交,设计最大顶力为1840 KN,后背设计顶力F为2570KN
;K110+224的顶管全长43.82m和朔黄铁路斜交78.7°,设计最大顶力为1520KN,后背设计顶力F为2120KN。
1.1地下水及地质情况:
1.1.1 K103+438顶管所在位置的地下水埋深3.3m,无侵蚀性。顶管位于两个土层之间,上部为级配不良砂:湿,黄褐色,结构较松散,主要含石英、长石及一些暗色矿物;其下为低液限粘土:较湿-湿,浅黄-黄色,可塑-软塑,土质较松散。
1.1.2 K110+224顶管所在位置的地下水埋深2.1m,无侵蚀性。顶管位于低液限粘土层中,黄色,湿,软塑-流塑,土质较均匀,1.5m以下土体呈软塑-流塑状体,7.0-7.2m处夹一层低液限粉土。
1.2编制依据
1.2.1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自行调查和对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及收集的信息情况,针对本工程施工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现场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后进行编制的。
1.2.2 现行施工规范、技术规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办法。
1.2.2.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J162-2002
1.2.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J286-2004
1.2.2.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2003 J260-2003
1.2.2.4《山西省坪上应急引水管道穿越朔黄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图》
1.3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工 程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1 顶管φ1950T12-s管节 m /节 97.03/31 2 工作坑挖方(含接收坑) m3 1568 3 基坑回填(含接收坑) m3 463 4 铺导轨(43kg/m) m/kg 22/1072 5 钢板桩支护 根 660 6 C25混凝土 m3 52 7 基础碎石垫层 m3 12 8 线路加固 处 4 9 铁路线路沉落整修 m/股 400/4 10 线路备碴防护 m3 200 11 注浆加固 m3 520 12 水泥搅拌桩 m3 1063 13 换填片石 m3 428 二、施工方案
本工程拟定为人工掏土顶管施工,为减少顶力采用注浆减阻。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施工降水、线路加固(K103+438采用吊轨和注浆;K110+224采用吊轨)、工作坑及接收坑水泥搅拌桩坑止水帷幕→打工作坑后背钢板桩及钢板桩支护→挖工作坑→砌铺导轨基础及导轨→运进砼管节外涂石蜡层→安设顶进设备→砼管顶进→拆导轨→拔工作坑后背及支护钢板桩、打接收坑防护钢板桩、开挖接收坑→现场恢复→验交撤点。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针对营业线施工的特殊性对施工人员进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工班长的业务素质,确保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
2.1.2施工前同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对顶管范围内地下(各种管线)地上(各电杆、树等)障碍进行调查核实并做好加固保护工作,施工时与铁路维修和运输部门做好安全协调,在电务部门配合下,施工前把电缆明出,做好防护,并请各专业产权管理单位现场监护方可施工。开工前人工挖探沟探明铁路两侧及基坑背后的管线,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后方可动用机械设备进行工作坑及水泥搅拌桩施工。如发现管线、电缆与顶管冲突,及时通知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采取措施。
2.1.3办理营业线施工相关手续及慢行要点计划。
2.1.4 施工用电:本工程现场无电源,拟采用自备发电机发电。进场后自备两台发电机(一台为备用,以保证连续顶进)。
2.1.5 进出场道路及场地平整:工作坑设在朔黄铁路下行侧,利用已有道路作为材料设备进出场道路。
2.2 施工降水、线路加固、复线地基注浆加固、工作坑及接收坑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
2.2.1 施工降水:本工程采用井点降水法降水。在圆管顶进以前必须进行充分降水,把水位降到底板以下1米,施工过程中降水不能停止。井内径为0.6m,采用Z-22型旋转钻机水压钻孔,水泵采用潜水电泵。降水在进场后立即进行,整个施工过程中降水不能停止。井点管采用无缝钢管。管下端配滤管,滤管采用与井点管同直径钢管,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连接钢制管箍,与集水总管连接用耐压胶管,滤管钻梅花孔外包尼龙网(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