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ML__使用手册.doc
UML参考手册
录
译者序 i
前言 iv
第一部分 背景知识 1
第 1 章 UML综述 1
1.1 UML简介 1
1.2 UML 的历史 1
1.2.1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1
1.2.2 统一工作 2
1.2.3 标准化 3
1.2.4 核心组员 3
1.2.5 统一的意义 3
1.3 UML的目标 4
1.4 UML概念域 5
1.5 表达式和图表语法 6
第 2 章 模型的性质与目标 7
2.1 什么是模型 7
2.2 模型的用途 7
2.3 模型的层次 8
2.4 模型内容 10
2.5 模型说明了什么? 11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 13
第 3 章 UML初览 14
3.1 UML视图 14
3.2 静态视图 15
3.3 用例视图 16
3.4 交互视图 17
3.4.1 顺序图 17
3.4.2 协作图 18
3.5 状态机视图 19
3.6 活动视图 20
3.7 物理视图 21
3.8 模型管理视图 24
3.9 扩展组件 25
3.10 各种视图间的关系 26
第 4 章 静态视图 27
4.1 概述 27
4.2 类元 27
4.3 关系 29
4.4 关联 30
4.5 泛化 33
4.5.1 继承 34
4.5.2 多重继承 34
4.5.3 单分类和多重分类 35
4.5.4 静态与动态类元 35
4.6 实现 36
4.7 依赖 37
4.8 约束 38
4.9 实例 39
4.10 对象图 39
第 5 章 用例视图 41
5.1 概述 41
5.2 参与者 41
5.3 用例 42
第 6 章 状态机视图 44
6.1 概述 44
6.2 状态机 44
6.3 事件 44
6.4 状态 46
6.5 转换 47
6.6 组成状态 50
第 7 章 活动视图 55
7.1 概述 55
7.2 活动图 55
7.3 活动和其他图 57
第 8 章 交互视图 58
8.1 概述 58
8.2 协作 58
8.3 交互 58
8.4 顺序图 59
8.5 激活 59
8.6 合作图 60
8.7 模板 62
第 9 章 物理视图 64
9.1 概述 64
9.2 构件 64
9.3 节点 65
第 10 章 模型管理视图 66
10.1 概述 66
10.2 包 66
10.3 包间的依赖关系 66
10.4 访问与引入依赖关系 67
10.5 模型和子系统 67
第 11 章 扩展机制 69
11.1 概述 69
11.2 约束 69
11.3 标签值 70
11.4 构造型 71
11.5 裁制UML 72
第 12 章 UML环境 73
12.1 概述 73
12.2 语义职责 73
12.3 表示法职责 74
12.4 程序语言职责 74
12.5 使用建模工具建模 75
12.5.1 工具问题 75
12.5.2 工作进展过程中产生的不一致模型 75
12.5.3 空值和未详细说明的值 75
第三部分 参考资料 77
第 13 章 术语大全 78
第 14 章 标准元素 334
第四部分 附录 343
附录 UML元模型 344
索引 347
译者序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不断下降,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希望把更多、更难的问题交给计算机去解决。这使得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与日俱增,从而使软件技术不断地受到新的挑战。60年代软件危机的出现就是因为系统的复杂性超出了人们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所能驾御的程度。此后在软件领域,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人们一直在为寻求更先进的软件方法与技术而奋斗。每当出现一种先进的方法与技术,都会使软件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然而这种进步又立刻促使人们把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交给计算机去解决。于是又需要更先进的方法与技术。
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性的软件系统和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大不一样。其间的差别,借用G. Booch的比喻,如同建造一座大厦和搭一个狗窝的差别。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工程,必须按工程学的方法组织软件的生产与管理,必须经过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等一系列的软件生命周期阶段。这是人们从软件危机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教益。这一认识促使了软件工程学的诞生。编程仍然是重要的,但是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系统建模。只有在分析和设计阶段建立了良好的系统模型,才有可能保证工程的正确实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许多在编程领域首先出现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总是很快地被拓展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分析与设计阶段。
面向对象方法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它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作为一种崭新的程序设计范型引起世人瞩目。继Smalltalk-80之后,20世纪80年代又有一大批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问世,标志着面向对象方法走向成熟和实用。此时,面向对象方法开始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云南省昭通市2025届中考 数学模拟试卷.docx VIP
- xxx30兆瓦特许权光伏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评价报告书.doc VIP
- 八年级信息科技第一章《从感知到物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同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票据业务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SEMI E30-1103(完整中文版本).pdf
- 05SFG04-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图集.pdf VIP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