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相机作为一种时尚的计算机外设,以其强大的功能、方便的使用和越来越接近普通相机的拍摄的效果,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数码相机中的光电转化系统是数码相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决定数码相机品质的重要因素。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其作用是将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目前数码相机使用的图像传感器有占主导地位的CCD和新开发的CMOS两种类型[1]。
然而线阵CCD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同时储存一行电视信号.由于其单排感光单元的数目可以做得很多,在同等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其测量范围可以做的较大,并且由于线阵CCD实时传输光电变换信号和自扫描速度快、频率响应高,能够实现动态测量,并能在低照度下工作,所以线阵CCD广泛地应用在产品尺寸测量和分类、非接触尺寸测量、条形码等许多领域[1]
1.2 设计与要求
相机电子后背对于改善性能、增加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选题拟采用单片机为核心,配以线阵CCD、信号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等设计制作拍摄运动目标的120高性能相机电子后背。
1.3 及CCD图像特点
由于CCD像元是有间隔的,不论面阵还是线阵CCD获取的图像外观虽然是致密的,但实质上都是离散图像,但面阵CCD像元在纵横两个方向间隔一致,其图像的离散度是一致的,而线阵CCD图像由于存在像元间距和扫描行距,像素点在两个坐标方向上的距离分别是像元间距和扫描行距,一般来说扫描行距受机械传动部分的限制,远大于像元间距。线阵CCD获取二维图像,必须配以扫描运动,在此过程中,线阵CCD在电机驱动下水平前移,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一行图像[]。[3]。
1.5 CCD简介及CCD技术的发展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固体成像器件。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w.S.Boyle和G.E.Smith发现了电荷通过半导体势阱发生转移的现象,提出了电荷耦合的概念和一维CCD器件的模型。同时,基于美国MOST艺及硅材料研究的雄厚基础,这种新器件的设想很快得以实现。不久以后,二维面阵CCD研制也获得成功。CCD是在大规模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这种芯片要借助于必要的光学系统和合适的外围驱动与处理电路,可以将景物图像通过输入域上逐点的光电信号转换、储存和传输,在其输出端产生一时序视频信号,并经终端显示设备显示出可见图像。CCD器件是由整齐紧密排列的若干个小的光敏元组成的阵列,总约有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个。它们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用以感受照射在它们上面的光的强弱与色彩。通过CCD可以实现光电转换、信号储存、转移(传输)、输出、处理等一系列功能。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CCD器件是一种固体化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压及功耗低、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
2)具有理想的“扫描”线性,可以进行像素寻址,可以变化“扫描”速度,畸变小、尺寸重现性好,特别适合于定位、尺寸测量和成像传感等方面。
3)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线阵器件已有8000像元以上,分辨能力可达7微米,面阵已有8192x8192的器件,整机分辨能力达1000线以上。
4)数字扫描能力。像元的位置可以由数字代码确定,便于和计算机结合。
5)光敏元间距的几何尺寸精确,可以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比如东芝的2048位CCD可达14um,5000位CCD可达7um。
6)动态响应范围宽。CCD的动态响应范围在4个数量级以上,最高可达8个数量级。
7)光谱响应范围宽。一般的CCD器件可工作在400nm~1100am波长范围内,最大响应约在900nm。
8)可以任选模拟、数字等不同输出形式,可与同步信号、I/O接口及微机兼容、组成高性能系统,适用于不同条件下使用191。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CC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CCD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制造和应用的成本却不断降低。种类繁多的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CCD在技术和应用条件上已经非常成熟。CCD从结构上讲,可分为线阵CCD和面阵(area)CCD两类。CCD的发展异常迅速,器件的像元数目增多,光敏元件间距减小。以线阵CCD为例,其像元中心距在研制成功初期为30Inn,到1984年已减小到71un,到1999年,性能比较高的CCD中心距已可做至41un;像元数最初为128元,到1984年已经提高到5000元,到1999年,像元数已可高达到8800元。CCD光敏元件中心间距的减小和像元数的增加,意味着测量精度的提高。面阵CCD的发展也很快。1975年,面阵CCD的像元数只有512x320像素,1985年就推出2048x2048像素的面阵CCD,1999年4096x4096像素的器件也己经问世,面阵CCD的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_神华煤矿用液压支架设计》.doc
- 《毕业设计_食品生产工艺设计》.doc
- 《毕业设计_三自由度平面(直角)坐标机器人设计 毕业论文》.doc
- 《毕业设计:浮头式换热器换设计》.doc
- 《毕业设计:集装箱起重机设计》.doc
- 《毕业设计_压力容器设计定稿》.doc
- 《希尔顿酒店设计标准区别文件(英文版)》.doc
- 《毕业设计:花型变换彩灯设计》.doc
- 《毕业设计_双通道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doc
- 《毕业设计_企业形象设计(VI)与视觉文化时代》.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船外机_雅马哈维修手册_英文F30A_F30B_F40F_F40A_2018.pdf VIP
- 钳工车工金工实习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慢性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与监护.docx VIP
- 瑞幸咖啡认证考试题库(咖啡师辅助) .pdf
-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和康复策略.docx VIP
- F435使用培训资料pptSlide1.ppt VIP
- 装饰工程施工(合同)(通用).docx
- 2023铁路货物运输合同.docx
- 保险行业转型培训课程打造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模式.ppt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