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日期:1月10日 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最近,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仅让人想起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路。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制 3.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元政府决定实行 ( ) A.郡县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4.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①两者内容不同 ②两者所设想的目标不同 ③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④两者实施的结果不同(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思潮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部原因是( )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7.与右图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8.有一首革命山歌里唱到:“朱毛红军到古田(注:福建省古田县),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革命山歌 ( ) A.与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 B.与红军长征有关 C.与北伐战争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 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南昌起义 B.土地革命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0.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