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病毒学双语版病毒肝炎专题2008-4-30.pptVIP

武汉大学病毒学双语版病毒肝炎专题2008-4-3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病毒学双语版病毒肝炎专题2008-4-30.ppt

病毒性肝炎中各型肝炎构成比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率为(9.75%)。 男性(11.33%)高于女性(8.23%); 长江以南为10.85%,长江以北为8.54%, 乡村为10.49%,城市为8.08%; 东部沿海为11.12%西部边疆为8.71%。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核心抗体(anti-HBc)和乙肝总感染率分别为:27.42%、49.81%和57.63%,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肝主藏血,又司血海,肝气以愉悦舒畅为顺,以忧郁恚怒为逆。肝气达,血海就宁静,经脉流畅 HBV基因组结构 解开环状并且有缺口 DNA双链成两条不等长单链 长链为负链,长度恒定 ,约3200个核苷酸 短链为正链,长度视病毒而异,一般长约1.6-2.8kb,约为长链的2/3 短链之间的空隙可由病毒颗粒中的DNA聚合酶充填 rcDNA与cccDNA主要存在形式与特点 RNA+ Pol+ C = Core particle HBsAg为三种颗粒所共有,可分四种亚型:( adr/adw、 ayr/ayw ) 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其中a为共同抗原决定簇。 血清HBsAg的来源 S基因区 其编码产物属于HBV囊膜蛋白(HBsAg) S基因—S蛋白或主蛋白 前S1基因-前S1蛋白 前S2基因-前S2蛋白 前S2基因和S基因-中蛋白 前S1基因、前S2基因和S基因-大蛋白 血清HBsAg的临床意义 HBsAg分布于肝细胞质和肝细胞膜,阳性表示HBV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标志。 有可能是健康携带者 HBV的抗原组成——HBcAg 存在于Dane颗粒中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 血清抗-HBcIgM的检出,表明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 HBV的抗原组成——HBeAg 存在于Dane颗粒中 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是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突变株可不产生HBeAg,故受染细胞常不能被抗-Hbe及相应的细胞免疫所识别而清除,从而使变异株在抗-Hbe阳性的情况下仍大量增殖 血清HBcAg和HBeAg的来源 C基因区:编码HBcAg和HBeAg蛋白 前C基因:编码的多肽为功能性信号肽 C基因:编码的多肽为HBcAg 前C基因和C基因:连续编码的多肽称HBeAg前体蛋白 功能性信号肽将HBeAg前体蛋白引导至肝细胞内质网膜,其氨基端和羧基端被部分削减,形成HBeAg   血清HBeAg和HBcAg的临床意义 HBeAg分布于肝细胞质和肝细胞膜,阳性表示HBV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标志。 HBcAg表达于肝细胞内,有胞核型、胞浆型和胞膜型,是Dane颗粒的核心结构,胞浆中的HBcAg被用作组装Dane颗粒,故血清中不易检测到HBcAg,HBcAg阳性表示HBV复制。 HBeAg迟于HBsAg,消失早于HBsAg,急性自限性肝炎不超过10 周,慢性感染及病毒携带者可持续存在 P基因区和X基因区的功能 P基因区:其编码的多肽,即HBV-DNA多聚酶,是HBVDNA 的复制酶,血清中HBV-DNA多聚酶阳性是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X基因区:编码HBxAg ,整合入肝细胞可激活肝细胞基因组内的原癌基因,促使肝细胞癌变,故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阳性同样也表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 乙肝标志物抗体的产生 Ag分子进入血液—APC—TH2—B—BCR结合Ag分子后活化—在B细胞生长因子的辅助下—B细胞有G1期进入S期及M期—B细胞克隆增殖—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Ab) Ag和Ab能特异性的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乙肝标志物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抗-HBs 1.在急性HBV 感染后期或HBsAg消失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窗口期,表示HBV感染的恢复期 2.注射乙肝疫苗后 3.抗前S1和抗前S2出现较抗-HBs早,是HBV复制减弱或被清除的标志 4.空白期:急性HBV感染的血清HBsAg转阴与抗-HBs转阳之间有数周时间,血清中既测不出HBsAg,也测不出抗-HBs。 乙肝标志物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抗-HBe 1.抗-HBe出现在HBeAg消失的血清中,此时HBV DNA已转阴,代表恢复期。 2.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表示仍有传染性 3.抗-HBe阳性,但始终未出现HBeAg,可能是 HBV 基因存在变异,无法分泌HBeAg,病毒仍在复制,可出现病情加剧。 乙肝标志物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抗-HBc:抗- HBc-IgM和抗-HBc-IgG 1.抗- HBc-IgM出现在HBV感染的早期,稍后于HBsAg ,为急性感染的指标,可持续6-18个月。 2.抗-HBc-IgG出现于HBsAg和HBeAg之

文档评论(0)

jz6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