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下09.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 * *      2、虚静 《庄子》外篇《达生》里有这样一个寓言: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而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辙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这本身讲的是人生问题,但他用了工艺的事例,所以涉及到创作问题。   3、专注。   虚静本身就有专注。《人间世》说: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这就是专注。《养生主》里庖丁解牛: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这就是专注。   《达生》又有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4、物化  《齐物论》有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梦为庄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谓物化。” 艺术创造时,总会有一个物,即对象在头脑里,心灵中,作家与对象的关系颇象庄周梦蝶。《达生》又有一个“工倕旋而盖规矩”的故事说: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 这就明确地涉及到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物化的过程。   5、技艺不可言传   这里涉及庄子对语言的看法。《齐物论》说: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认为道不可言传。《庄子·天道》又以轮扁斫轮的寓言加以说明: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公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干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者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矣夫!   (1)所谓道不可言传,是说道的超越性,但从这里并不能得出否定语言,进而否定文学的结论。庄子认为大道、大辩不可言说,大约小道、小辨还是可以言说的。而文学,包括庄子自己的文章,大约就属于这种小道、小辨。  (2)所谓道不可言传,揭示了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这也深刻揭示了文学创作中的言意矛盾问题。  (3)轮扁斫轮的故事认为技艺不可言传,这一思想里包含着重要的文学观念:艺术创作是有技巧的;技艺本身不可言传,艺术创作是特殊的。   三、言有三表与征圣、合道、宗经 上章一开始就讲到所谓语言,那是对语言的一般看法。老子和庄子也都涉及到语言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天下议论纷纷,这也体现为语言问题。哪些议论是正确的,哪些议论是不正确的,应该怎样加以评判,许多思想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于是有所谓语言评判标准问题的提出。这主要有墨子的言有三表说和荀子的征圣、合道、宗经说。文学是语言,语言评判标准也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前面讲到儒家关于诗的审美理想,本身也是批评标准的问题,语言批评标准主要是思想方面的。   1、言有三表  《墨子·非命上》说:   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本之者”,就是要有历史依据;“原之者”,就是要有现实依据;“用之者”,就是要实践检验。   我们看一个墨子用三表法检验言论的实例。春秋时期,有一种议论,叫有命论,很有影响。所谓有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墨子说,当时,   “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虽强劲,何益哉?”   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是不是有命这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