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死亡祭祀缘由与古代死亡观浅析
邹缠,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昆明,650092
摘要:死亡,一个永恒的话题。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对于死亡祭祀礼俗也就从遥远的古代伴随着产生了。它就像人出生的一系列礼俗一样,各种仪式,充满神秘而又形式多样,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有深刻的影响。而从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没有间断对死亡这一永恒的话题的探讨,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见解,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人们从心理上、行为上对待死亡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让现代人们在浮华、节奏快的生活中也有借鉴意义。而他们也留下了许多引人思考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求。探析死亡祭祀缘由、求证丧葬文化根源对于了解中国死亡文化和潜藏的民俗文化都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死亡,祭祀,仪式。
一、死亡祭祀缘由
王充的《论衡·论死篇》中有一段论证人死后没有鬼魂的文字:
“人之所以能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人无耳目则无所知,古聋盲之人比于草木。夫精气去人。岂图与无耳目同哉。朽则消亡,荒忽不见,故谓之鬼神。人见鬼神之形,故非死人之精也。何则?鬼神,荒忽不见之名也。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
从王充话中可见,鬼神并非存在的,人死后而是归于大地了,从“鬼者”,“归也”,可以说明,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性的认识死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人们对于人死后的归处宁愿相信有地狱天堂之说也不愿意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体就此不再,这是在心灵上的一种寄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亲人逝去后能有个好的归宿,祈求神灵的保佑,继而各种祭祀仪式,祭祀礼俗都顺应产生,在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加以夸张或神秘化,祭祀就显得特别神圣而且很诡异,这也是人们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对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的一种归属,在碰到死亡这个话题时就显得很庄重而且敬畏。
对于活着的“生”人们体验的很多,而对于“死”人们无法体会,只能等到死亡来临时才能体会,死亡也便变得神秘而且无法捉摸。这种神秘性,在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中可以看出:“‘神秘的’这个术语含有对力量、影响和行动这些为感觉所不能分辨和觉察的但任然是实在的东西的信仰。”而每每看到各种死亡和死法都让人变得敬畏而恐惧。死在人们生活中就成为避而不谈的话题,而这个话题从远古人类诞生到现代社会人们对死亡的探析从未停止过,人们想到死者的世界和人们活着的世界都有极其相似的的地方,例如:钱、食品、衣服、生活用具、住房等各种猜测未知世界的生活在死亡祭祀礼俗上得到体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都有不同的变化。
死亡祭祀这是人们在现实世界对鬼蜮世界的折射,鬼本来是不存在的,是人们想象的形象,鬼蜮世界也有官、民,像《西游记》中出现的阎王、无常、判官等都是鬼官,管制着鬼蜮世界的大小鬼魂,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这个让人觉得阴森的世界也有和人世间一样的私欲和贪婪,如果有权利的鬼官也会敲诈勒索,也会官官相护,互相袒护彼此的罪责。传统说法中的十八层地狱也在这个神秘的鬼蜮世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对鬼神的敬畏。由此看来,死亡祭祀的发生是人们在亲人离去现实世界而勾勒的一个神秘世界而进行祈福思念的活动。
《左传》中有故事云:“鲁昭公六年,郑国闹鬼,人们都说看到了被杀的大臣伯有,伯有向人们托梦说,他要想他的仇敌驷带报仇讨命,时间是三月三日;而且还有公孙殷,时间是明年的正月二十八。很巧的是,这两个人在这个时候都死了,人们惶惶不安,这样一来,人们对于鬼神就有了很严肃的认识,决不能惹恼鬼神,而是对其产生敬畏和恐惧。人们对于这样的现状都很惊恐,人们想到为伯有建造祠堂供奉他,并把伯有的后代提升官位。这样一来,一切安宁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心中的鬼神是存在的并且能影响活着的人们,对于祭祀和供奉就显而易见是为了不让鬼闹事,在这以外大概是对死者的怀念和尊重,祭祀和供奉为的是能让它们在死后得到和活着一样的尊敬。而列维·布留尔认为“不管葬礼采取什么形式,不管尸体以什么方式处理——土葬、火葬、停放在高台上或架在树上以及诸如此类,所有这些仪式实质上都是神秘的,或者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说都是巫术的。……人死后头几天举行的葬礼实质也是把死者从活人群中彻底排除出去的仪式。”
笔者认为:死亡祭祀仪式的整个过程包括死亡时的礼俗对于死者来说就是一个离开现实世界的过程,而一系列的丧葬礼俗和死亡仪式对于整个过程来说为的都是让死者有一个体面、可以说是华丽蜕变的过程,在活着的亲属那里留下逝去时一点慰藉,告慰亲人节哀顺变,而从整个人类死亡史上来看,死亡就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而人们对于祭祀鬼神的这个事实为的是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有一个好的归宿,慰藉生者:生命是可以给予也可以剥夺的,让人们更好地珍惜活着的光阴,死亡的降临也就微不足道了。
然而,死亡的样式各异,有溺水之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