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概述3.ppt
第一章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体系 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适用范围 民法基本原则 民事的性质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民法的概念 从社会学上说,民是与官、商、军、政府并列的一种概念; 从法理学上说,民是指法律效力所及的一切公民。 民法一词是西方法律之舶来品civil law。最初民法一词的含义是市民社会之法则。民法为市民法之省略译法。真正根源来自于罗马法。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法律使用“民法”一词始于1929年5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民法总则。汉语中“民法”一词源于日本。 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指基于人格和身份发生、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特点: 主体地位平等。主体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与人身不可分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能转让、放弃、剥夺。 不直接体现财产内容。可间接体现财产内容。 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 三、民法的体系 传统民法体系 罗马法 人法、物法、诉讼法三部分。 法国民法典 总则、人、财产权、取得财产方法四部分。 德国民法典 总则、物法、债法、亲属法、继承法五编。 《苏俄民法典》 总则、物法、债法、继承法四编。亲属法从民法中脱离出来,即《婚姻法》 四、民法的渊源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适用于哪些人。适用在我国领域内的所有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 注意:“属人原则”适用,如外国人、外国企业、组织适用外国法的情形。 民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适用于哪些地方。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原则上都适用我国民法。 注意:“属地原则”的适用。一般本国法没有“域外效力”。 民法对时间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及民事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无溯及力。 民法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再生效。 民法的失效时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新法直接废止旧法。二是旧法规定与新法相抵触的部分失效。三是由国家机关颁布专门的决议规定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民法一般没有溯及力。 美国公民Tom在华尔街打伤中国公民王某,王某可否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要求Tom赔偿? 英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国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本案适用( )。 A、中国民法 B、英国民法 C、国际惯例 D、第三中立国民法 (一)平等原则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它集中反映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它也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平等原则具体含义包括: 民事主体资格平等;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主体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受法律保护。 某日傍晚,刘某约有几个客户到樱花咖啡厅,进入大堂后,樱花咖啡厅的服务员用日语询问,当知道刘某等人是中国人时,服务员告知刘某:“本咖啡厅不接待中国人,只接待日本人。”并以店堂告示为凭,拒绝刘某及其客人入坐。刘某十分恼怒,并发生冲突,引起纠纷。思考: 本案中,咖啡厅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违反了哪一原则? (二) 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形成与其他民事主体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受国家、社会团体和其他个人的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通俗陈述。 这意味着“法律不禁止即为自由”、“约定优先”。当然不得违反强行法规定。 意思自治原则以民事主体地位平等为其逻辑前提。其表现形式有:契约自由、结社自由、财产自由、自己责任 意思自治原则需要通过法律(主要通过公法手段)加以修正。 刘某与王某是邻居,王某是当地的镇长,刘某是集邮爱好者,其收藏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早已使王某垂涎欲滴,但又不想按市场价购买该套邮票。某一年,刘某申请宅基地建房被王某所知,王某便指使相关人员拖着不办。刘某找到王某,王某对刘某说,如果将《祖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以2000元卖给王,此事可成。刘某无奈,只好将邮票按王某的要求转让给了王某。王某遂批准了刘某的宅基地。房屋建好后,刘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返还邮票。 问:王某的行为是否违反民事活动自愿原则? (三)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 民法是以确立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己任的法律,其基本的立法取向是最终为了实现公平。 现代民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比以往更加关注效益,但不能动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搜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李珂.doc
- 糖尿病特征分类.doc
- Y国际法选择题1.doc
- 案析离婚后夫妻债务分割的法律认定.doc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doc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A.doc
- 运动会广播稿件.doc
- 法律文书写作题库1.doc
- 夫妻财产制 论文大纲.doc
- 关于补办应FOQ该如何理FOQ解与适用婚姻法.doc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4-2025年4月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