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张燕.doc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课标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俄国的农奴制: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
2、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识记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
3、新思潮的涌动:识记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4、克里米亚战争:识记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5、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以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2、提供资料,分析俄国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3、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4、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问题导入法:
师:通过第七单元的引言我们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
生1:1861年
生2:因为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或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
师:俄国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学生如果不能完满的答出,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一、俄国的农奴制:
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早在10至11世纪,在基辅罗斯就出现了农奴制。基辅罗斯的王公、贵族、教会夺取村社的土地,建立大庄园,成为大土地所有者;与此同时,不少农民被迫处于依附地位。不过那时封建主对农奴的人身束缚还不那么严重,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数众多的自由农民。当时的农奴制还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12世纪基辅罗斯的分裂和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一度延缓了俄国农奴制的发展。14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来骚扰减少,俄国的封建经济重新出现较快的发展。到了15世纪,农村的阶级关系便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封建主以取得服役为条件,把部分新获得的土地分交其臣属掌管。这样便出现小封地占有者阶层,称为地主贵族或小贵族。地主贵族为了在服役期内从封地上榨取最大收入,必须有足够的劳动人手,因此都竭力把依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他们规定农民只能在尤里日(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之间离开主人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是通过这一时期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确立的:
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第57条《关于农民的出走权》,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限制农民的出走权。该条款规定,农民在付清住宿费后,只有在尤里日(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个星期可以离开封建主投奔另一个封建主。
1550年《伊凡四世法典》重申了上述规定,又提高了住宿费。
1581年,伊凡四世颁布禁年令,禁止农民在尤里日前后两个星期离开主人。
1597年,沙皇费多尔颁布追捕逃亡农民的法令,凡农民逃亡在五年之内的均可由原主人捉拿押回原籍。
1607年,沙皇叔伊斯基颁布法令,规定追捕逃亡农民的期限从五年延长到十五年。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主持召开缙绅会议通过《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最后形成。
(3)强化或发展: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①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彼得一世不但从农民中抽丁当兵,而且还叫他们负担人头税,这对于农民的地位发生很大影响,因为它扩大了地主对于农民的权力。而且,彼得一世在位时还开始了广泛出卖农奴的做法。只用十个卢布就可以买到一名女农奴。 彼得一世下诏对窝藏逃亡农民者处以死刑,没收其庄园。国家还设有专门从事搜寻逃亡农民的侦察队。
②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农奴制发展到顶峰。
叶卡特琳娜二世赐给贵族的宫廷农民和国有农民达80万。1765年,地主获得将农民罚作苦役、进管制所的权利。1767年,沙皇政府规定地主有权任意买卖、赠送、惩罚农民,把农民和土地分开出卖,甚至把同一家的农民分开出卖。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授予地主将农民送去充军的权利。1785年,她颁布《御赐诏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学案 1.3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二次函数综合问题.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解析几何怎么解.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解析几何综合题解题思路与案例分析.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立体几何怎么解-高考必考.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数学开放性问题问题.doc
- 2012高考数学冲刺必考专题解析:数学应用题.doc
- 201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1.1《算法的概念》课件(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2.1《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课件(第1课时)(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2.1《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课件(第2课时)(人教A版必修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