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ppt
民族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学号 姓名 大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二自然资源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三自然资源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地下“聚宝盆”矿场资源 江河湖泊水利资源 气候类型形成自然旅游胜地 土地资源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全国总面积=63.75% 土地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耕地面积2033.1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人均占有耕地0.15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数34% 天然草地面积30027万公顷,占全国的75% 人工种草保留面积491万公顷,占全国的81% 未利用土地2.26亿公顷,占全国87% 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3933公顷,占全国的54% 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大 主要能源矿产、优势矿产、和化工矿产分布也相对集中 西部还是化工原料矿产的重要产地 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大 目前已发现的168种矿产在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主要能源矿产、优势矿产、和化工矿产分布也相对集中 全 国 近60%的天然气集中在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西部地区各种矿产可用储量占全国的比例如下: 西部地区还是化工原料的重要产地 旅游资源 地貌资源 气候旅游资源 植物和动物王国 人文资源 旅游资源 二 资源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1 水和土地资源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显露遏制端倪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 全国土壤侵蚀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1.6%,其中有410万平方公里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侵蚀面积总量的83.3% 2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草原“不堪重负”,退化程度呈加剧趋势 中国现有草地3.9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草地退化严重,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退化草原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首次全国草原全面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突出,内蒙、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天然草原家畜超载40%以上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区植被呈良性恢复势头,但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好转 3 少数民族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但沙化实现历史性逆转。 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大量荒漠化的土地 从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报告得知: 1999年中国荒阿漠化土地面积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27.9% 其中, 到了2005年6月,据国务院新闻办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 长期以来中国土地沙化持续扩张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沙化状况首次出现逆转。 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 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问题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但是分布很不均匀,西南地区雨量充沛,而西北民族地区干旱少雨,当地年降雨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仅为10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对地下水的过量抽取,但地下水位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下降了几十米,低于维持绿洲生态的临界水位,造成绿洲植被枯死,生态功能降低、土地退化。 从短时间来看,对于降水量远远少于蒸发量的西北民族地区来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唯一希望寄托于南水北调工程上,即从外界大量补给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已于2002年开工,将分别于2030和2050年完工,而主要负担给西北 少数民族地区调水的长江上游西线,计划于2011年动工,2050年完工。在没有外来水源的补充情况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无法改变。 5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伴生成分复杂,有综合利用价值而未利用的矿点占30%以上,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较严重;露天采矿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地貌改变,地下采矿在地下形成巨大的采空区,上部的岩层失去支撑,破坏底层内部平衡,造成地层破裂、塌落,地表下沉,地面变形,地下空洞,矿坑积水,诱发开裂、崩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于采矿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产生酸雨。 6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民族特色逐渐遗失 环境污染和贫困蔓延 生态退化 三、资源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 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统一体,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因此,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该地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