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doc

《皮肤性病学》教案 课 次 第九次课(2学时) 教学内容 动物性皮肤病 物理性皮肤病 教学目的 掌握疥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掌握日光性皮肤病的病因、机制; 了解其临床表现及防护。 本课内容 学习指导 重点:疥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日光性皮肤病的病因和防护。 难点:疥疮的临床表现;日光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 自学内容 冻疮 教学时间 的分配 动物性皮肤病——疥疮: 0.8学时 物理性皮肤病: 1.2学时 课后小结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皮肤疾病,皮疹主要表现为小米粒大丘疹、丘疱疹、隧道和结节,多见于指缝、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处。 物理性皮肤病是由物理性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放射线及机械性压力和摩擦超过一定限度或机体本身敏感性增加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疾病有日光性皮肤病、痱子、冻疮、鸡眼、胼胝、褶烂等。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①日晒伤;②光毒反应;③光变态反应等。 动 物 性 皮 肤 病 疥 疮 病因和传播途径: 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疥虫大小约0.2mm~0.4mm,雌虫较大,雄虫较小。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表面角质层内掘成隧道,在其内产卵。卵经3日~4日后孵成幼虫。从卵到成虫约需15日左右。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日~3日。本病以和疥疮患者同铺睡觉而被传染最多。 二、临床表现: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皮疹为小米粒大丘疹或丘疱疹,多见于指缝、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处。 成人头、面、掌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 有时可见隧道。 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豌豆大小的结节,为疥螨引起的异物反应。 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可继发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发展为肾炎等。 “挪威疥疮”:表现为大量鳞屑、结痂、红皮病或疣状斑块传染性极强。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夜间剧痒等不难诊断。若找到疥螨即可确诊。应与痒疹、皮肤瘙痒症、虱病、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等鉴别。 四、预防和治疗: 1.隔离消毒。家庭内成员或集体生活者应同时治疗。 2.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对瘙痒严重者可辅以镇静止痒药睡前内服。 3.并发化脓性感染时,应同时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4.外用药物有10%硫磺软膏(婴幼儿用5%)、 25%苯甲酸苄酯乳剂、 1% (-666霜等。 应用方法: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搽药,自颈以下,遍搽全身,1~2次/日,连续3~4日为一疗程。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药效。 物理性皮肤病 概念:是由物理性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放射线及机械性压力和摩擦超过一定限度或机体本身敏感性增加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疾病有日光性皮肤病、痱子、冻疮、鸡眼、胼胝、褶烂等。 日光性皮肤病 概念:日光照射于人体可引起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变化,甚至激发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①日晒伤;②光毒反应;③光变态反应等。 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光谱: (1)短波紫外线(180nm~280nm) (2)中波紫外线(280nm~320nm) (3)长波紫外线(320nm~400nm) (4)可见光(400nm~760nm (5)红外线(760nm~1800nm) UVB可达到表皮的基底层,引起表皮细胞变性坏死。UVA可深达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嗜碱性变性,造成光老化。 日晒伤 一、概念: 日光曝晒后皮肤接受超过耐受量的UVB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 二、病因: 超过耐受量的UVB达到表皮基底层时,造成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和激肽等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组织水肿,继之黑素细胞合成黑素加速。 三、临床表现: 多见于春夏季节。于日晒后2~6小时出现皮损,至24小时后达到高峰。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甚至出现水疱、大疱及糜烂,伴有瘙痒、灼痛。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乏力、恶心等。轻者红斑、水肿,1~2日后逐渐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重者恢复约需1周。 四、临床诊断: 1.有强烈日光曝晒史。 2.数小时后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晰红斑、水肿、水疱等,伴瘙痒、灼痛,严重者伴全身症状。 五、临床处理原则: 1.注意防护,避免日晒。 2.局部可外用洗剂或溶液湿敷。 3.严重者可系统应用适量糖皮质激素。 多形性日光疹 一、概念:是一种日光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二、病因: 本病可能是对光照后诱发的光产物的一种细胞免疫反应。遗传、内分泌、年龄等也起一定作用。 三、临床表现: 常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曝晒部位出现红斑、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