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从16时30分孕妇被送入病房,医生一直跟他谈到17时,肖志军坚持自己的主张。17时开始,李某状况恶化,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已经多达三四十人。一位护士急得直掉眼泪,恳求肖志军说你签了吧,你赶快签吧,再不签人就死了。周围病房的病人和家属也都出来帮助医生一起劝说,有的病人家属甚至攥着他的手让他签。肖志军表现出惊人的固执,丝毫不为所动。 ????肖志军迟迟不签字,甚至让院方怀疑两个人到底是不是夫妻关系,于是通知了“110”。民警核实两个人是合法夫妻后,也加入到劝说者的行列。随后,医院又叫来值班的具备精神专业知识的神经科大夫,对肖志军进行简单的诊断,结果是“患者家属意识清楚,暂不考虑精神障碍”。 肖志军始终没有改变主意。17时30分,李某的呼吸和心跳停止,医生开始做抢救性治疗,好不容易把呼吸和心跳都恢复过来。这个时候,医生再次找到肖志军,要求他签字,同样被拒绝。经过三四次心脏停搏及复苏抢救之后,晚上7时25分,医生终于回天乏术。 ????在场的人都非常难过,一名主治医生在停下心脏按摩后,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淌。 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在某网就此主题进行的投票中,70%以上的人认为丈夫应该对孕妇和胎儿的死亡负责,20%以上的人认为医院、医师或医疗制度应该对孕妇和胎儿的死亡负责。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此事件的的看法 记者:您认为现行的相关医疗法律有没有需要完善或者补充的地方? ????卓小勤:我认为目前的法律框架是比较完善的,也比较合理,比较科学。 ????记者: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度上演? ????卓小勤:我希望媒体能够多组织医患双方共同讨论医患关系问题,同时也请一些专家就医患关系的问题向大众做一些普及教育,能够让医患双方就知情同意,就医患关系如何相处,做一些沟通的工作,我觉得这样的话对于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情会有好处。另一方面我也期待新的医改方案尽快出台,能够彻底斩断以药养医这个毒瘤,能够从制度上、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冲突的问题。 记者:能不能设置一个由医学界权威组成的评审机构,由其决定医疗机构是否可以采取强制治疗措施,让医疗机构从“死规定”中松松绑,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 ????卓小勤:这在临床上很难,根本就来不及。此外,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你认为有价值的措施,患者不见得认为有价值,这个价值判断谁来决定?正是基于个人利益的神圣,公民自主权的神圣,所以我不赞成赋予医院强制治疗权,这种强制治疗表面上看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是有益的,但实际上它在整体上却是对患者根本利益的一种损害。 记者:在国外,医院方面有没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强行治疗的权利? ????卓小勤:根据国外的相关判例来看,发达国家通常没有这样的规定,以前国外有关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问题都是受争议的,可能会形成国家迫害。 他人观点: “其他特殊情况”,应当是指除了“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以外的特殊情况,应当包括患者病情危急,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等特殊情况。 如果这种理解正确,该条最后一句就包含了这样的含义:当患者病情危急,必须进行紧急抢救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紧急救治。此种情况下,如果经治医师不提出医疗处置方案,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不批准实施紧急救助,并由此引起了病人严重伤亡后果,那么该经治医师或该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就具有严重过错。 【浙江案例】 面对产妇垂危的生命,医生决定立即抢救,但患者家属却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曾在北京某医院发生的一幕,近日又在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上演:患者家属先后两次拒绝在手术告知书、病危通知书上签字。 2008年1月11日下午3时,德清县武康镇三桥村农民胡水平的27岁妻子周发芝在德清县人民医院接受剖腹产,两小时后,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出血症状。据医院了解,周发芝此前有流产经历,子宫受过创伤,因此决定“必须进行切除手术”。“否则,极易导致死亡。”妇产科主任胡明、主治医生况勋红先后向患者丈夫胡水平说明周发芝病情的危急,需要他在手术告知书上签字。“我老婆进来时蛮好的,怎么会病危了?”胡水平不理解,一直不肯签字。 尽管家属不肯签字,眼看周发芝流出的血比输入体内的血还多,德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俞计明还是决定,立即请来湖州市妇保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并向县卫生局作了汇报。当晚7时,德清县人民医院组成了包括内科、外科、血液科、妇产科主任医生及湖州市妇保医院专家等27人在内的医疗小组,并纷纷到位,但胡水平仍不肯签字。 “家属不签字,主治医生联合签!”面对这种情况,常务副院长、抢救小组组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