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 脊髓损伤概述.doc
脊髓损伤
一、基础解剖结构
(一)脊椎节段
颈椎 7块,以C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颈椎第5节段为C5;
胸椎12块,以T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胸椎第3节段,为T3;
腰椎5块,以L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腰椎第2节段,为L2;
骶椎5块,合并为一块骶骨,以S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骶椎第4节段,为S4;
尾椎4块,合并为一块尾骨
(二)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1、神经系统分类
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整合与协调神经信号的输入与传出;承载高级精神功能,例如思考、学习等。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纤维与细胞体,或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纤维或细胞体,如12对颅神经,31对脊柱神经根及相应的外周神经。
2、脊髓
脊髓共包括31对脊神经,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脊髓终止于第2腰椎上缘,以下为马尾神经。
脊髓包含灰质与白质。脊髓的横断面解剖显示,灰质位于脊髓横断面的中部,呈H形区域,外周包围着白质。灰质内主要为神经细胞,H形的四周支柱成为角(horn)。灰质包含有左、右两侧前角和后角。
灰质外周包围着白质,白质内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胶质和血管。神经纤维组成了脊髓传导通路,包括上行通路、下行通路和节间通路(具体功能详见图2与表1)。
表1 脊髓通路的定位与功能描述
相关区域 通路名称 定位 功能 薄束:背侧束(后侧) 内后侧束 下肢本体感觉
轻触觉
振动觉 楔形束:背侧束(后侧) 外后侧束 上肢本体感觉
轻触觉
振动觉 脊髓小脑束 表皮外侧束 肌肉位置和张力,无意识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外侧束 腹外侧束 疼痛和温度觉 脊髓丘脑腹侧束 腹侧束 粗糙物体的轻触觉和压力觉 皮质脊髓外侧束(锥体束) 深部外侧束 运动:
内侧(颈)-外侧(骶) 皮质脊髓前侧束 内侧腹部束 运动:颈部与躯干运动 3、脊髓各通路与脑干的联系
(1)皮质脊髓通路在脑干交叉向对侧延伸下行
(2)脊髓小脑通路未发生交叉,向下行
(3)脊髓丘脑通路在脑干下方交叉且上行
(4)背侧通路上行,于脑干处交叉向对侧延伸上行
4、上行通路与下行通路
(1)上行通路
脊髓丘脑通路(疼痛和温度觉)进入脊髓后随即发生交叉(于1-2脊髓节段),延伸向对侧脊髓,上行至丢侧丘脑,并延伸至大脑皮层。若脊髓丘脑通路损伤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对侧肢体的疼痛-温度觉丧失。
背侧通路(本体感觉、振动觉)最初位于脊髓的同侧,在脊髓与脑干连接处发生交叉。突触区域仅位于楔束核和薄束核交叉部位之前。毗邻脊髓通路称为薄束和楔形束。薄束和楔形束共同称为后侧束(背侧束)。背侧束损伤可能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同侧的本体感觉和振动觉障碍。
(2)下行通路
皮质脊髓通路(运动通路)自大脑皮质的运动区域向下延伸至脑干,在脊髓和脑干连接处交叉。皮质脊髓通路突触位于脊髓的前角(运动灰质)。这对位于突触水平之上的运动神经元是非常重要的。连接于脊髓前角以及位于脊髓前角的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在此阶段以下的(外周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脑损伤通常表现为对侧运动障碍。
脊髓小脑通路(无意识本体感觉)位于同侧。脑损伤时会出现同侧功能丧失。
5、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通路
(1)运动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连接大脑皮质运动中枢与肌肉。上运动神经元起源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向下通过皮质脊髓通路进入脊髓。这些通路称之为锥体束。大约85%的上运动神经元在脑干处交叉进入对侧的皮质脊髓外侧束。大约 15%的上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内部发生交叉进入对侧的皮质脊髓内侧束。颈髓上运动神经元位于皮质脊髓侧束的中央,腰髓和骶髓上运动神经元位于颈髓上运动神经元的四周。
上运动神经元突触与下运动神经元的前角细胞相接。前角细胞是下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内。自下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组成了前侧神经根,与后侧感觉神经根共同组成了脊神经。
颈脊神经短,自脊髓形成后随即从椎管内探出。马尾包括腰椎、骶椎和尾追的脊神经,单一的包含下运动神经元。马尾的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圆锥,在第一腰椎附近。
(2)感觉通路
不同的感觉通路连接于大脑皮层的周围,传递不同类型的感觉信息。关键在于脊髓丘脑前侧通路、后侧束的薄束和楔形束。脊髓丘脑束位于脊髓后角。多数神经纤维在支配的相应水平或附近水平的脊髓进行交叉。脊髓丘脑外侧束传递疼痛和温度觉,脊髓丘脑前侧束传递粗糙质地触觉。薄束和楔形束传递本体感觉和轻触觉。
二、脊髓损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意家具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doc
-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三_新课标_人教版_必修1.doc
- 户外灯具可靠性验证规范1.doc
- 户外环境与危险识 --- (一)1.ppt
- 集团公司第五届技术运动会理论考试试卷模板_A4.doc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题.doc
- 运动会表扬搞.doc
- 装饰装修墙面花岗岩技术交底.doc
- 装修管理.ppt
- 【物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复杂运动轨迹分析.ppt
- 2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楼客.ppt
- 4.高聚物的分子运动与力学状态.ppt
- 12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答案).doc
- 2012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要点+命题导向+策略) 8-29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
-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8.4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
- 2012中考真题按章节汇编——分子热运动.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必修1 第2章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必修1 第3章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doc
- Activation of Remote meta-C–H Bonds Assisted by an 'End-on' Template.pdf
- C12006_融资融券业务培训系列课程之三(100分试题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