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古建筑的观赏程序及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体古建筑的观赏程序及讲解.doc

单体古建筑的观赏程序及讲解登台基: 引言——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写下的佳句。玉砌就是白大理石砌筑的房屋阶基,也叫台基,而雕栏就是那阶基上的石栏杆,古代也叫钩栏。 发展历史——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厂只是利用天然条件构木为巢,入穴而居;巢居发展成了后世的干栏式 ( 架空 ) 建筑;从穴居到钻出地面,在平地上起房子,我们的祖先化了 300 万年的时间。由房屋初出地面到夏代有了 20 厘米高的台基基,大约又花了 2400 ~ 2800 年。殷代“堂崇三尺”,就是台基高三尺,又升到了 60 厘米的高度。周代,台基的高度已成了显示人们尊贵的标志。天子的朝堂才可有九尺高的台基 ( 合现在的尺是 1 . 8 米 ) 。 春秋战国时代,台基不断加大加高,形成了台式建筑,成为建筑中的一个类型。它可以是祭神的坛——高高的秃顶平台,也可以是单座的有高台的建筑——台榭,更多的是发展成为许多建筑物都坐落在一个大高台上面的“台”。战国时代,台基的外侧面有了一些小立柱式的贴面装饰。汉代,除了方台基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别的样式。 型态—— 台基高了,便要做栏杆,方能确保人行安全,一般用石作栏杆叫钩栏。这石钩栏的构造和雕刻都是从木栏杆演变而来。后世的钩栏向单一化和标准化发展,明清时代的钩栏只是在望柱之间嵌上一整块石雕栏板便算构成。望柱头多雕刻云纹,加工也比较简易。 台基面离外地面有一定高度,因此要做一些踏步 ( 宋代叫踏道,清代叫踏跺 ) 方能上去。皇宫的正殿则有三座台阶,中央的台阶叫陛,皇帝的尊称“陛下”即由此而来.中央台阶的中央又多了一条陛石;上面雕刻着龙风云纹,那是帝后通行的红地——御路。有的高规格的殿堂,中央台阶也有安置这条“御路”的,以示尊贵。 随佛教的传入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也发生了变化一须弥座式的台基十分盛行,“须弥”得名须弥山。最早的须弥座是在南北朝时代的石窟寺中的塔座和佛座上出现的。清代对须弥座的式样、尺度,比例、做法等都有规定,除了上面所说的座中央凹进部分亦叫束腰外,上下的弧面分别叫上枭、下枭 ( 通称为 枭 混 ) ,枭面都刻莲瓣明清时代有一种叫“八达马”式的莲瓣十分肥厚,上枭上的线条叫上枋,下枭下的线条叫下枋,夹着的一些分条小线道叫皮条线。下枋下面落地部分的基石叫圭脚 ( 也叫龟脚 ) 。 观斗拱 : 引言—— 如果说,中国的古典建筑是一簇美丽的鲜花,那么这斗拱就是她的花蕊。 名称来历—— 斗拱是“斗”和“拱”的复合合名词,是在一根短短的扁方横木端部挖成“拱”状,在拱顶装上一个“斗”,便成了斗供。完备的斗拱组件由斗、拱、昂、枋四种构件组合,但枋只是牵联相邻两座斗拱的加固杆件。斗拱本身则是由垂直和横向的小斗拱构件加上斜昂,一层一层作十字形迭交而成,形态纤丽,是一种在技术上非常先进的空间结构。 特点—— 唐代殿堂建筑中的斗棋非常雄大,您到了五台山,便可在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中欣赏到它们的雄姿。宋、辽、金时代的斗拱也健壮可观;如太原晋祠的圣母殿、云南的曹溪寺大殿,宁波保国寺大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的大殿、三圣殿,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都是宋辽金时代的作品,在这些殿中就可以看到宋式斗拱的卓晕英姿。 赏 屋顶: 引言—— 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三大构成因素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渊源很早。 6000 多年以前的半坡人对于屋顶的处理就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小资料]屋顶的几种主要形式: ( 1)单坡,即普通的披水。 ( 2)双坡,又可分硬山、悬山(都可以是三角形尖脊或卷棚形弧脊)、封火墙式(民间建筑用得最多)。 ( 3)四坡,又可分为庑殿、歇山。歇山式屋顶也可以是三角形尖脊或卷棚形弧脊。 ( 4)攒尖,由于平面的不同,又可分为三边、四边或多边(亦即三角、四角或多角)形攒尖、圆锥或氍包形攒尖和盔顶(一种四坡凹曲面,其状如头盔的攒尖顶)。 ( 5)平顶,又可分为平屋顶、盎顶(即将屋脊平切了去,造成一个顶部平台)。 ( 6)弧面,又可分为囤顶、连续拱顶。 ( 7)球面,即穹窿形屋顶,伊斯兰建筑多用之。 观赏——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曲。包含曲檐、曲脊、曲坡。这“三曲”使得屋顶的样式发生了多维的几何形态变化,从而构成了一个多曲线、面的空间曲态体系。 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标志之一。古建筑上的“大屋顶”亦可将它看作为是扩张出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防止雨水下流之急聚,二、避免因檐深而阻碍日光射进。至于说,屋顶出檐部分,为何又会出现有四角之檐的现象呢 ? 除了实际作用而外,则是美观的需要,其四角之檐的仰翻曲度犹如裙子展开,给人一种自然轻快的印象。 [小资料]北京天安门的城楼建筑,就是典型的重檐飞翘,观之雕梁画栋,黄瓦红墙,异常壮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