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流域环境管理.ppt
区域环境管理 城市环境管理 农村环境管理 流域环境管理 区域开发行为的环境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一 流域环境管理相关概念 二 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案例 四 中国主要流域环境现状 讨论:珠江流域存在哪里环境问题?应如何解决?(如何进行珠江流域的环境管理) 五 中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讨论:如何解决? 讨论:流域内水环境管理 一 流域环境管理 流域:以某一水体为主,包括此水体邻近的陆域。 流域环境问题:为发生在该流域主要地表水体中的环境问题,而把该流域陆域上的环境问题除外。也可称为流域水环境问题。 流域环境问题定义(广义和狭义) 流域环境问题可概括为: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量和水质两方面)。 流域环境问题特征:复杂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为流域水体功能、流域行政单元和流域自然单元三方面的冲突协同、边界控制和共同发展。 水量(水多,水少) 1998长江特大洪水 甘肃舟曲白龙江水电站建设—资金短缺 福建九龙江---1000座水电站,该炸哪座 长江上的小南海水电站 二 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1首先从管理体制上必须设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环境管理机构。 2其次在管理方法上必须坚持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在全流域环境规划中,必须把资金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等有关内容包括在内。 3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 5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三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案例 莱茵河 英国泰晤士河 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河 美国田纳西河 莱茵河流域管理 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河流总长1320千米。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奥地利等9国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莱茵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对废气废水和废物缺乏必要的处理,使流域内的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1950年末期,莱茵河的鲑鱼绝迹。水生动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减少,以耐污种类为主。 污泥汞和镉污染在上世纪70年代中达到顶峰,这是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其河水散发出“一股苯酚的味道”,有人戏说可以直接用它来冲洗胶卷。有资料称“1971年时,德国美茵河汇八莱茵河口至科隆这段约200千米的河段中, 鱼类完全消失,局部地区水中 溶解氧几乎为0。”莱茵河由 此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被人 冠之以诸如“欧洲的下水道”、 “欧洲厕所”等一堆恶名。 为了重现莱茵河的生机,恢复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于1950年7月11日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BR),并很快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 ICBR的成立,对莱茵河的治理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批条文具体的国际公约遂得以陆续通过并付诸于实施。1963年,各国在该委员会的框架下签订了合作公约,制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1976年,该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莱茵河条约,以及专门的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条约…… 1986年,莱茵河上游瑞士一座化工厂仓库失火,10吨杀虫剂流入莱茵河,造成鱼类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河流受污染长度500多千米,直达莱茵河下游。 这一事故对莱茵河如同雪上加霜,社会舆论哗然。沿岸9国立即着手实施了“鲑鱼— 2000计划”。 1987年,ICBR通过了旨在全面整治莱茵河的“莱茵河行动计划”。该河流治理的规划也被命名为“鲑鱼一2000计划”。 主攻目标:到2000年鲑鱼重返莱茵河,以此检验河流整体生态恢复情况。 另外两项目标:保证莱茵河继续作为饮用水源;降低莱茵河淤泥污染,以便随时利用淤泥填地或将淤泥泵入大海。随后,“莱茵河行动计划”增加了第四个目标:改善北海生态。 在这一计划中,各国部长们还通过了一些很具挑战性的宏伟目标,例如,1985—1995年,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降低50%。 “莱茵河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ICBR首先确定了一个需要优先解决的有害物质清单,以分析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和排放量。而如何减少正常情况下有害物质的日排放量”,这是“莱茵河行动计划”的核心。 到1995年,有关部门对行动计划的执行进行了检查。所得报告指出,工业生产的环境安全标准已经在严格执行;建设了大量的湿地,恢复了森林植被,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到2000年莱茵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沿河森林茂密,湿地发育,水质清澈洁净。鲑鱼已经从河口洄游到上游——瑞士一带产卵,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返莱茵河。 莱茵河治理经验 a. 在江河遭到严重污染之后,治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仅要耗费巨资,而且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其中包括寻找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