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道美学思想22.ppt
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儒家的美学思想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的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是人生的目标,因而地位最高。德和仁都是道的一部分。 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 知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动”),而仁者则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静)。 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所得到的愉悦正是由于在欣赏中包含有这种道德内容。 后来战国和汉代学者纷纷对孔子的这个命题发挥,形成了“比德”理论。 元,钱选《八花图卷》 孟子的“浩然之气”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的力量是很大的,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颜真卿《祭侄稿》 道家的美学思想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1、老子论“道”、“气”、“象”。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既然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那么“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2、老子论“有”“无”“虚”“实”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2、老子论“有”“无”“虚”“实” 马远《踏歌图轴》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2、老子论“有”“无”“虚”“实” 马远《梅石溪凫图页》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3、老子论“美”“妙”“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味:伊尹对商王说,肉之美者,“牦象之约”(《吕氏春秋·本味篇》。《周礼》记载:王的主食用六谷。肉食有6种牲畜,饮料有6种,蔬菜有120种,烹调的方法有8种,有120瓮肉酱供他调味。) 五色:邹衍五行相克理论。他认为黄帝之时,天先发现大蚯蚓;黄帝说,这是土气胜的象征。蚯蚓色黄,所以黄帝崇尚黄色。其典章制度也按土的德性来制定。到夏禹时,天先发现草木,是木气盛的象征,所以夏禹尚青,商汤时,天先发现金,金色白,所以商汤尚白,周文王时,天先发现火,是火气胜的象征,故周文王尚赤。邹衍进一步断言,代火者必将是水,水气胜,当尚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学说,尚黑。 一、老子的美学思想 4、老子论“涤除玄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 “涤除”就是洗除垢尘,也就是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 二、庄子的美学思想 1、庄子论“心斋”、“坐忘” 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二、庄子的美学思想 2、庄子论“厉与西施,道通为一”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而是属于较低的范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