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地方性报纸平民化传播的新闻价值取向与人文定位 ――――以“冷血报道”为例 中北大学新闻传播系 麻洁琼?石少军?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传播观念的变革;平面媒体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将一段生活素材保持完整,给读者提供一个足够的空间,尽可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然而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冷血报道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平民化???冷血报道??良知??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从80年代后,受众讨厌虚假,渴望真实的心态也越来越强烈。而这种心态变化一旦介入到传播过程中,人们就要求媒体为自己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新闻信息,人们更愿意去看一些真实的人和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媒体的原生态报道,平民化节目就这样顺势成为了打动观众的最好的传播方式之一。然而,在近几年,平民化报道中却出现了态度冷漠、缺少关心与关怀,一味吸引受众关注,带有炒作性的报道,我们称之为“冷血报道”。 2006年春节,一名女孩在公交车上偷窃一台数码照相机,次日,多家报纸一哄而上,烘托《19岁少女成为狗年第一贼》,兴奋点集中在“19岁少女”身上; 近些年来出现的购房热,媒体在报道中却写到:《年轻买房族八成“啃老”》,“啃老”作者的言外之意不溢言表; 在报道第八届CCTV---MTV音乐盛典时,对于满文军和陈明获得内地最受欢迎奖这一情况,媒体在报道时,却说对这情况“大跌眼睛”,全然不顾歌迷的感受……………… 于是,为了攫取大众的眼球,冷血报道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冷血报道”的现状分析 鉴于媒体在报道时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冷血报道,我们仅以山西省著名的大众报纸《太原晚报》为例,虽然它的报道影响力比较大,总体状况也比较好,但其中所存在的冷血报道也在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以《太原晚报》2006年10月8日到2006年10月14日的报纸为样本来探究冷血报道的现状,对冷血报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下是表格分析:
表一:《太原晚报》从10月8日到14日一星期内冷血报道出现的次数
?表二:《太原晚报》10月8日至14日一星期内冷血报道具体分析: 上述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冷血报道在太原晚报上已经屡见不鲜了,同时,在其他一些地方性报纸上也出现了不少冷血报道。而究其出现的分类可以看出,冷血报道在社会、娱乐、体育等软新闻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而相对地在时事等硬新闻中出现的比例比较少。另一方面,这些出现冷血报道的软新闻,它们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百姓关注什么,它就集中反映什么;这在报纸的各个版块中都有体现。 例如:13日的晚报体育块《英格兰自毁防线》,12日热线块的《禁酒令有令不行》,11日娱乐块《〈玉战士〉笑场?张静初圆场》等,在这些老百姓心中关心的事中很容易就出现了冷血报道。例如在《“禁酒令”有令不行》中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三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买了五瓶啤酒,老板娘神情自若,而且跟几位小顾客谈笑风生,看来是熟客。媒体对其报道中仅仅是这样陈述,但对学生模样的男孩子的写法却言语中透出了对其的蔑视,同时,对其为何会在“禁酒令”颁布后出现这种行为漠视至极。 第二?重视朴素自然的美,重视撷取生活中的原生态画面。 在9日的《历经坎坷志愈坚――记残疾军人李盛伟》中出现了这样的词语:“扔石头、撞墙、绝食,几天几夜不吃不睡”,过分的夸张中隐含着媒体的麻木。 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 在11日的《征途:市场是检验网游的唯一标准》中,“这个‘硬’道理似乎并不那‘硬’”,“口水和意气显然在影响着这个行业的理性与宽容”,“口型一致”、“史段之间的渊源‘地球人都知道’”便是从大家熟悉的网游开始入手的,但在报道时也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冷漠。 二.冷血报道出现的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唤“良知”回归,确实,麻木不仁侵蚀着一些媒体工作者的良心,为了“猛料”其他都漠然视之。一些看似正面的报道,也隐含着这种漠然。????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受众个体有一种强烈地寻求与社会上其他人一致,情感共鸣的愿望,因为这不仅使他们能产生安全感和与人相处的和谐感,而且也能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一种心理就为冷血报道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机会。 从受众本体论的来看,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为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编辑慢慢意识到受众已不愿再听编者强行灌输的观点,而开始回归生活,这样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报道就必须挖一些别人的“伤疤”来吸引受众,媒体在保持客观报道的同时,也为事情赋予了冷漠的色彩,这样也就出现了冷血报道。 究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