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管理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时期管理思想 先秦时期可追溯到上古传疑时代的夏商周时期。我们这里主要讲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一、老子的管理思想 1.老子其人 老子(公元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无所不在,所以老子一直在我们身边。CCTV百家讲坛《老子》的主讲人姚淦(gan)铭教授曾经到苏州玄妙观讲学。在玄妙观门口碰到三个小孩,姚淦铭教授上前去问三个小孩,说“你们知道老子是谁吗”。三个孩子回答不一。有一个小男孩抢先回答:“老子不就是我爸爸嘛”;第二个小孩说:“老子是不是玄妙观里面那个雕塑”;第三个小孩回答说:“《老子》是我爷爷书桌上放的那本书”。 姚教授会心一笑说到“你们回答得都很对,老子就活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道”,“道”无所不在。 的确如此,老子一本《道德经》,历经两千五百年,为世人所传诵。最近几年,国学热非常流行。著名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讲授的《道德经》在市场上非常火爆。2009年5月19日,翟鸿燊教授在道教雄关函谷关,举行了千人朗诵《道德经》活动,翟鸿燊教授站在“天人合一”的绝高境地,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旁征博引,纵横古今,在妙趣横生之中系统讲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和得道的过程。 那么老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由于缺乏资料,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记载的确很少,因此就给老子本人增添许多神秘色彩。我们一起看看: 第一个:为什么取名“耳”?传说老子出生时,父亲看其耳朵很大,于是就取名李耳,字号为聃(聃:耳朵长而大)。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的心多少都带有些童真。但老子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李耳却成为后来的圣人。其实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圣”字,这是简化字,如果看繁体的“聖”字,就明显了,“耳朵大,口才好”的人才是圣人。如果再看甲骨文中的“圣”字,则更是妙趣横生。甲骨文中的“圣”字是这么写的: 即:上面一个大大的耳朵,下面一个人,即“圣”。 第二个:李耳为什么又名“老子”?我们都知道:孔子姓孔,取名孔子;孟子姓孟,又名孟子;荀子姓荀,又名荀子……而老子姓李,为何又名“老子”呢?在《史记正义》里面记载到“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据说李母怀胎老子整整八十一年,生出来的时候眉毛和胡子都是白的,因此“老子”从而得名,用贵州话说就是“老者者”。 刚刚说的老子多少都带着一些民间传说的神秘味道。那么史学家笔下的圣人老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都知道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了一本书叫《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共计52.65万字。然而,对于中国的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这样的圣人,其记载不过450字尔耳。原因刚刚说过了,缺乏资料。司马迁是个治学非常严谨的人,不可能去胡编乱造关于老子的记载。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一开头的27个字):“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que)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史也。”这27个字就简单介绍了老子: 籍 贯:楚国 地 址:苦县曲仁里 姓 氏:李 名 字:耳 字 号:聃 工作单位:周朝国家图书馆 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老子一生只写了五千多个字的《道德经》,就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智慧经典?为什么他这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他的思想有这么深刻?从他的职业上,从他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他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博览群书。就像毛泽东同志曾经“蜗居”在北大图书馆,这段时间对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多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 在老子管理图书的若干年,周王室日渐衰落,于是,老子决定离开东周。他的这一决定,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要出走的地方是秦国、西域等国家。从东周洛阳要去秦国、西域就必须通过一道关,这道关就是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当时看守函谷关的关长叫关令尹,这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有一天,关令尹站在关上,突然看到东边飘来一团紫气,他马上意识到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将有一个贵人会路过这里。 “紫气东来”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现在形容有贵人来到。 果不其然,一会之后,关令尹看到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慢慢向函谷关走来。关令尹仔细看了看老子,发现他气度非凡。之后又进行一番学术上的交流,更是让他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立马成了老子的粉丝,恨不得马上叫老子给个签名。老子虽有很多学问,但却很少成文。于是老子摇摇头说他要继续赶路了。但此时的关令尹已是老子的粉丝,怎能轻易放他走?我们现在的明星演唱会,那些粉丝团要是拽到歌星的手,那可是不会轻易放开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