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培优修辞与仿句专项讲解与训练
一、修辞知识点详解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它的作用是要使描述、说明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
1、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2、构成比喻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句:
⑴同类相比。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像”表示比较)
⑵表示猜测。如:这天好像要下雨。(“好像”表示猜测)
⑶表示想像。如:一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好像”表示想象)
②甲和乙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类别 格式 本体(甲) 比喻词 喻体(乙)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 出现 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变成、变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借喻 乙代甲 不出现 无 出现 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如:那绵绵的春雨,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
(二)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包括把物当成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拟物)。
2、种类:①拟人:花儿在向我们点头,树儿在向我们微笑。
②拟物: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3、作用:①可以使情景交融。②可以更好地烘托气氛。
③使所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生动逼真。
(三)、夸张
1、概念: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故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2、种类:①缩小夸张: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基础上,把事物特征向小(少、慢、短、弱……)方向说。如:他家的院子只有巴掌大。
②扩大夸张:把事物的特征往大(多、快、高、长、强……)的方面扩大的方式。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方式。如:
农民们说:“看见这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作用:
①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鲜明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②可以引起人们的想象。4、注意: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同志们,你来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在洋海水能喝干。(不合事理)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事实还是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说明文就不用或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排比
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
2、种类:
①并列式排比: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②递进式排比:它是共产党人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全人类的大敌。
3、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五)反复
1、概念: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印象,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
2、种类:①连续反复:沉默呀,沉默!不在沉默在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②间隔反复: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一种平凡的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一种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一种不平凡的树。
3、作用: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六)对偶
1、概念: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
2、种类:内容上(正对、反对、串对)结构上(宽对、严对)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串对)
(七)反问
1、概念: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有问无答,从问句中能看出答案)。如: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2、作用: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八)设问
1、概念:无疑而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自问自答)。如: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作用: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九)反语: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完全相反。包括“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
如:我迟到了,老师对我说:“你今天来得真早呀。”
(十)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常见的有:借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人的外部特征代人等。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枪杆子里面出正权。
(十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