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阅读文化扬州.docVIP

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阅读文化扬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文化扬州   早春时节,千里迢迢我从寒冷干燥的北方来到扬州,潜心静读这座名闻中外的历史名城。   阅读扬州,我从“惊艳”瘦西湖开始。   “眉柳浅淡,柔波凝碧,宛如西湖娇小。更细雨悄悄,凭栏闲啼鸟。仿佛是,梦回杜牧,箫声隐隐,二十四桥。翠微冷,庭院深深,早梅新梢。白塔嵯峨,观自在,拜佛正妙。爱五亭倒影,过画船,衣香袅袅。高山流水琴三弄,醉风雅,邀月可好?蓦惊首,朝雨暮烟,流光杳杳。”写下这一首《扬州慢·早春游赏瘦西湖》,就是我对瘦西湖永恒的“惊艳”!二月早春,我有此福缘游赏瘦西湖,不同于其他脚步匆匆的游人,我与女儿潇潇只是慢慢地走,细细地品,那水,那桥,那梅,那柳,那石,那亭,那台,那榭,那廊,那塔,那画船,那琴音,那啼鸟的千啭百回,那雏鸭的戏水之欢,陶醉着我,沉醉着我,诗意着我,融化着我,熏熏然,悠悠然,仿佛周公梦蝶一般地,我之身心已与之同化合一。瘦西湖的风姿,是悠长而芬芳的清馨,是娇柔而雅致的婉约,是嫣然而静怡的妙曼,是多情而空灵的诗意,比之杭州西湖爽朗大气的林下风致之美,更多了一点令人低回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   阅读扬州,我从走近“文章太守”开始。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历史上,风雅的扬州从来就是文人雅士云集之地,“四方贤士大夫无不至此”(《扬州画舫录》),他们以所创作的灿若繁星般的诗词歌赋文章书画以及音乐,酿就着扬州的风雅与文化。因此,若非诗酒风流潇洒儒雅的“文章太守”又怎配知扬州呢?所以,也惟有扬州才“盛产”这般喝起酒来千盅海量写起文章洋洋洒洒一挥而就的“文章太守”啊!比如,唐代的高适,杜佑,李绅,高骈;北宋的王禹称,韩琦,欧阳修,刘敞,苏轼;清朝的王士祯,卢见曾,伊秉绶等,均是人中龙凤,超凡拔俗,卓荦不群。   其中,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就是欧阳修。   公元1048年,一代文豪欧阳修出任扬州,由于他推行宽简的政策,扬州很快就呈现出政通人和的新气象。公务之暇,欧阳修山水出游,寻幽访胜,邀云赏月,诗酒留连,兴致勃勃地修建了平山堂和无双亭。无双亭乃欧阳修于蕃厘观(俗称琼花观)中所建,因观中有九州无双四海闻名的琼花一株为欧公所特殊喜爱和尊崇而建之,“曾向无双亭下醉,琼花不负广陵春”,此醉非酒醉,乃欧公心醉也!神醉也!   平山堂位于扬州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西侧,乃游人游扬州必到之所,但见大厅楹联:“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其内涵十分丰富。“晓起”上联是言平山堂以凭栏远眺江南“远山来与此山平”而名,下联“晚来”则若隐若现令人遐想地勾勒出“文章太守”与他的幕僚们的“夜生活”。   两宋之交的叶梦得在他的笔记小说《石林避暑录话》中记载,“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谴人走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以画盆分置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谴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月,载月而归。”瞧瞧,平山堂上“文章太守”这种“坐花载月”的风雅多么令后人向往啊!可惜这等清福欧阳修只享用了一年多便调任他处了,其后他的友人——史称“才思敏捷,有立马却坐,一挥而就之才”的刘敞出任扬州,他填词一首寄友示贺,词中所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是对友人的称许,其实更是一种老夫的自许啊!有趣的是,1072年,北宋的另一位大文豪,也是欧阳修的学生,苏轼三过平山堂,就当仁不让地以“文章太守”盛赞自己的恩师,“欲叼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更为有趣的是,1092年,苏轼亦出任扬州来做“文章太守”,多么妙哉!   阅读扬州,我从品读“扬州八怪”开始。   “扬州八怪”,乃清代康雍乾时期活跃于扬州画坛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也称扬州画派。“八”并非确数,约有十六、七人。清人李玉棼《瓯钵罗室书画目》应为最早的记载八人为: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高翔,罗聘,后人多取此说。八人之外,还有华岩,高凤翰,边寿民,闵贞,陈撰,杭世骏等。   “扬州八怪”,一生贫寒,身世坎坷。他们作为出身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或为罢官去职的州县官吏,或为终生没有考取功名的文士,或为家无长物以画谋生的画师,彼此或为风雨至交,或为书画知音,共同选择了绘画为其一生的心灵栖居之所。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大都取材花鸟,高标冷傲的梅花,劲节挺拔的竹子,清雅芬芳的兰花,坚凝厚重的磐石,是他们最喜爱的绘画题材,借物寓意,来表达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心迹。其创作,“为艺我从我法”,写意为主,重视个性与创新,不遵成法,不追古风,于当时的主流画坛之外,别树一帜,风貌迥异;加之这些人大都个性很强,行为狂放,故而被时人目之为“怪”。其实,正是他们开创了当时画坛之上的另一番新局面,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拓宽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