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绪论 杨 洁 yjlyj@snnu.edu.cn 一、何为教育史 教育史是教育学的一个门类,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形式上是以历史为线索,实质是以教育为内容的。 教育史是以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科。是教育学的纵向形态。 教育思想包括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学者的教育理论以及一定社会、学者中形成的教育思潮。 教育实践包括教育制度、考试制度、招生制度、教育实施状况以及教育者们的生活状况等。 教育史分类: 形式上: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内容上: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 二、何为中国教育史 是以中国自古至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预测教育未来的一门科学。 研究中心:制度化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行政 研究主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分期: 180万年前——1840年 古代教育史 1840年——1919年 近代教育史 1919年——1949年 现代教育史 1949年——今天 当代教育史(可归入现代) 三、学习和研究教育史的意义 学习教育史是对教育学的纵深理解; 掌握教育史脉是师范生的必备素质; 学习历史,认识当今,理解教育; 研究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第一章 远古及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三、文字的产生及学校的萌芽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两朝的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三、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原始人群时期: 180万年前——5万年之前 约180万年,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 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 50-60万年前,蓝田人; 40-50万年前,北京人; 氏族公社时期: 5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夏朝确立 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大历史阶段 一、教育的起源 自有人类,便有教育 ——杨贤江 据《韩非子》所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尸子》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 《尸子》又载:“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班固《白虎通》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ei si 音:磊四,犁样农具),教民农耕。” 依靠教育活动把这些生产道理和知识教给下一代 原始社会状况表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教育还不可能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也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来进行教育。 第二、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私有财产,所以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 第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原始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和原始宗教活动方面的教育。 第四、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原始人通过这些形式,来接受知识、技能、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三、学校教育的产生 1、社会历史发展为学校教育产生提供可能 (1)剩余产品出现——脑体分工——社会阶层分化——教师和学生出现成为可能 (2)文字的产生是学校产生的先决条件 结绳刻木——图画文字——象形文字——符号文字 甲骨文——金文(铜器)——铭文(碑碣)——大篆(周字)——小篆(秦字)——隶书(汉)——草书——楷书——行书 2、学校教育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 (1)社会形态和人伦关系的复杂化需要培养一定社会制度的统治人才; (2)人类存在和繁衍发展,需要社会伦理道德的继承和传播; (3)生产经验的积累为学校教育出现提供必要性; 为了生存,人民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各种措施,同自然界做着斗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步获得了天文、几何、算术、医学、工程及建筑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科学知识的获得,为学校教育开展提供了充实的教学内容。 四、中国最早的学校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 一是“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平坦之处——聚会祭祀——乐器演奏 二是“庠”,被认为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 《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教育 夏代是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夏代的学校,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 “序”是射的意思。 至“校”,《说文》解释:“从木、交声。”其原义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做为养马之所,贵族子弟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在甲骨卜辞中发现有“教”、“学”、“大学”等字样,是商代已经有学校教育的明证。商代还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