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一)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docVIP

(专题一)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预习重点 1.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3.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知识预习 1、阅读教材P15“少年天子”一部分,说说你所体会到的少年康熙? 2、康熙初年,康熙帝面临哪些烦恼?体现了哪些矛盾? 预习检测 看书完成,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活动 史实 结果及评价 平 叛 乱 御 外 敌 定 边 疆 经济文化政策 疑难问题 (至少提出一个预习疑问) 【课堂学习】 一、少年天子 1、1861年爱新觉罗·玄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鳌拜三藩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吴三桂。 20岁的康熙帝力排众议 三、统一台湾 1、原因:明,荷兰人侵占台湾。,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康熙抓住郑经死后,其子年幼、台湾政局不稳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重难点突破】 1、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2、如何全面认识康熙帝,给他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呢? ①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对内:平定三藩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②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③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 ④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⑤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⑥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⑦1885年,鉴于海防上的重要性,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⑧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 ⑩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致使海峡两岸再次分隔,祖国至今也没有统一。 【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率兵收复台湾的著名人物是谁?当时处在中国那个王朝统治时期? 2)材料二中,郑氏的议和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1)郑成功,清朝。 (2)否,这样做会使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阻碍国家统一。 (3)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材料二:痛诫!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文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榆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大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自《开罗宣言》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6分)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 “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4分)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2分) 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1分) 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2分) 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分) 表达了台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