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之”放在主谓间的用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之”放在主谓间的用法 天门实验高中“之”在文言文中是个使用极广,用法丰富的词,可以说,没有“之”就没有如此浩瀚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可以做动词、代词,还可以做助词,这些用法在中学课文课中都出现过。例如: ①臣请入,与之同命。(他,人称代词)(《鸿门宴》) ②之二生又何知?(这,指示代词)(《逍遥游》) ③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的,结构助词)(《过秦论》)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后置的标志)(《劝学》) 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补足音节,不译)(《赤壁之战》) ⑦吾欲之南海(到,往,去)(《为学》) 除了上述这些用法之外,“之”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法,就是“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很多同学只知道有这个用法,但并未真正理解,所以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些细致分析。 要理解这个用法,首先需明白什么叫句子,句子是由词语或短语构成的,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它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完整地表达意思。例如: ①蜜蜂在酿造甜蜜的生活。(陈述句) ②今天星期六吗?(疑问句) ③咱们快走吧。(祈使句) ④这棵树多高啊!(感叹句) 这些句子语调不同,但都能表达独立完整的意思。而“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说它本来是表达完整意思的,但是,如果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了“之”,现在不能了,变成了短语,作为了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或复句的一个分句,必须还有别的成分和它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之”的用法在中学课本上也频频出现,具体说来,又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主语。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例①中“吾妻美我”本来意思是说“我妻子认为我美”,“吾妻”是主语,“美”是谓语,主谓间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意思是“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吾妻之美我”译为“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变成了这个句子的主语。 例②中“师道不传”意思是“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师道”是主语,“不传”是谓语,加了“之”之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从师的风尚不流传的事实由来已久”,“师道之不传”译为“从师的风尚不流传的事实”,也变成了这个句子的主语。 第二类,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宾语,例如: 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中“秦兵来”意思是“秦国出兵来攻打”,“秦兵”是主语,“来”是谓语,而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想不把和氏璧送给秦国,又担心秦国出兵来攻打”。“秦兵之来”变成了“患”的宾语。 例②中,“民多于邻国”意思是“老百姓比邻国多”,“民”是主语,“多”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大王如果知道这些,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民之多于邻国”变成了“望”的宾语。 第三类,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状语。例如: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例①中,“臣壮”意思是“我年轻”,“臣”是主语,“壮”是谓语,但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臣之壮也”译为“我年轻的时候”,变成了表时间的状语成分。 例②中,“行李往来”意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行李”是主语,“往来”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出使的人来来往往的时候,(我们)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行李往来”同样变成了整个句子的状语成分。 第四类,取消独立性后,作复句的分句。例如: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中“邻厚”“君薄”本业的意思是“邻国的势力雄厚”,“您的势力相对消弱”,它们分别两个各自独立的句子,“邻”“君”与“厚”“薄”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但加了“之”字后,意为“如果邻国的势力雄厚了,那么您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前后现在联系紧密,构成了假设关系的复句。“邻之厚”“君之薄”作了前后的分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②中“父母爱子”意思是“父母爱子女”,“父母”是主语,“爱”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父母如果爱子女,就应当为他们作长远打算”,这也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父母之爱子”就作了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③中“王好乐甚”意思是“大王非常喜欢音乐”,“王”是主语,“好”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大王既然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应该治理得不错吧?”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文档评论(0)

yan666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