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系列讲座
主讲人:周煊
解读亲子教育的原动力
催眠体验:当你和孩子在一起,你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在以往的亲子教育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想在亲子教育中获得什么?为什么?
你想在亲子关系中获得什么?为什么?
每个学员介绍各自的困扰
进入冥想:回想让自己最快乐和最不快乐的画面
找五名学员描述自己的两个画面:
A:不快乐:小学一年级参加节目表演非常好回家后妈妈却训斥我,自己感觉莫名其妙,失望委屈。别人都在表扬我。
快乐:儿子在高考时被报考院校成功录取,儿子知道消息后高兴地马上和爸爸拥抱在一起,我当时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开心!
B:不快乐:我的父母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快乐:和我的父母孩子在一起玩
C:不快乐:小时候爸妈经常吵架,有一次妈妈被打昏在地,我和弟弟哭得很厉害。内心感到非常恐惧。
快乐:爸爸妈妈在厨房一起做饭,觉得很温暖,很有安全感
D:不快乐:3,4岁的时候特别害怕打雷,现在回忆依然害怕。
快乐:爸爸妈妈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办年货,觉得很温暖。
E:不快乐:父亲去世那年,当时觉得自己使不上劲,兄弟姐妹很多;儿子上网吧通宵,冲动下大了他的耳光。感觉很无奈,很无助。打后很内疚。
快乐:一家三口一起玩,给儿子照照片,感觉很快乐很轻松。
所有的不快乐只要你愿意去表达去释放,慢慢的这种不快乐就会变淡。如果不发泄出来就会越来越压抑自己。
黑洞理论
1.关于理论
出生→与母体分离→一个黑洞→产生恐惧→寻找安全感→和妈妈在一起(0-3岁)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需要给孩子温暖,信任,支持,让孩子觉得你永诀觉得妈妈永远不会不喜欢我不会离开我。慢慢地培养出两种需求:安全感和成就感。
2.关于人性
最大的弱点:恐惧
人的需求:安全感和成就感
两个动作:寻求安全感,逃避不安全感;寻求成就感,逃避失败感。
3.关于学习
让孩子学习充满动力的六个关键词:
安全感:
a.自由:无论孩子做什么都给他自由的选择权,例如想让宝宝看一本书,可以把类似的书籍买10本让他自由选择读那一本,而不是命令其只读那一本。
b.尊重:在孩子学习期间保证是不被干扰的,受尊重的。
c.指责: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被指责的。
成就感:
a.分享:学会与孩子分享,无论孩子主动与你分享什么事情都要给予孩子回应。
b.嘉许:找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予以嘉许,赞赏。
c.展示:将孩子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展示出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4.爱的教育
含义:在亲子教育当中,一个教育者(或老师或父母)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全感和成就感的人用的不是爱的教育而是恐惧教育。爱的教育是先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三种负面的亲子关系
a.焦虑型:孩子在0-3岁始终没有在妈妈身边长大或母子的突然分离(这时候父亲需要扮演缓和角色,帮助母子慢慢分离,妈妈不在时爸爸先照顾,待妈妈回来时及时安抚孩子情绪,让孩子慢慢感觉到离开妈妈他也是安全的)。焦虑型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情绪化和控制型的人。背后的原因就是没有安全感。
b.逃避型:孩子觉得做什么都是错的,不被允许的。在小孩的眼里任何东西在他都是平等的,但当她碰了妈妈的首饰,碰碰家里的插座等都会被训斥,慢慢的孩子发现周围的东西都是不安全的,产生不安感,选择逃避,长大后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c.紊乱型:有暴力倾向的父母会使孩子很缺爱,渴望与别人亲近,但当他想亲近人的时候会想起父母的暴力而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他会采取很多其他的手段引起别人的关爱。比如叛逆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孩子。这种人长大后性格紊乱,常常让人琢磨不透。
三.好家长必备的心理素质
1.你认可自己
让每个家长说出“我很完美”体会说出此话后的感受,对安全感和成就感进行打分。
2.你有安全感
3.你心中有爱
4.你有分享生命的愿望和能力
你要想让你的孩子拥有快乐和幸福,你首先要自己拥有快乐和幸福才能分享给孩子。
5.你愿意陪伴和支持走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实现身心和谐、生命圆满的人生。
思考:你把孩子当什么?
赠言:当父母不爱自己,他们常会利用孩子来支撑他们摇摇欲坠的自尊,因为只有高度成熟的人,才能将所爱的人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和自己不同的需要、观点、感觉。 推荐书籍:《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四. 9个心灵法则
(一)动力法则
1.诉求动力: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例:想让孩子吃饭,要让孩子觉得做了这件事会体会到快乐,而不是痛苦。告诉孩子吃饭可以让自己更强壮,更健康,而不是说“你不吃饭就会生病…”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自由、快乐和成就感。
2.需求动力:不同层次的需求带来不同的动力。
3.爱是最强大的动力: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