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al hormones drug 制作:肖 逸 目的要求: 了解内源性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分类;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盐皮质激素。 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抗炎、抑制免疫、抗休克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一.概述: 肾上腺皮质分泌--甾体化合物,受垂体前叶ACTH调节,包括三类: ①盐皮质激素:球状带,醛固酮等; ②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束状带,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 ③性激素:网状带。 (一)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1.糖代谢:维持正常糖代谢。2.蛋白质代谢:引起负氮平衡。3.脂肪代谢:促进分解并抑制合成。4.水盐代谢:生理量远较醛固酮弱。5.允许作用:对组织细胞的间接作用。6.核酸代谢:影响三大物质代谢的基础。 (二)药理意义: 生理量主要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超生理量可产生显著药理作用。 自发现可的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好疗效后,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改造氢可结构合成多种重要激素类制剂。 二.构效关系:基本结构为甾核。(一)活性结构: ①C3酮基、C4-5双键和C20羰基; ②糖皮质激素C17有OH,C11有0或OH;盐皮质激素C17无OH,C11无O或有O但与C18相连。 (二)结构改造: 引入双键(C1-2)、甲基使稳定性提高、抗炎作用增强;引入氟则抗炎作用更强。 三.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与脂溶性成正比,肌注与水溶性成正比;皮肤、结膜等可吸收。 2.分布:蛋白结合率高(CBG),可达饱和。 3.代谢:4-5位还原、3位酮基羟化;合成激素不易灭活,T1/2长。 肝、肾功不全者Δ4还原酶活性降低、甲亢时该酶活性升高。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转化才有活性。 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可影响其代谢。 4.排泄:小便排出,大部为代谢失活物。 四.激素基本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 G-R约800个氨基酸构成,含激素结合区、DNA结合区及抗原决定区。(G-Rα与经典作用有关、G-Rβ与病理状态有关) G-R与热休克蛋白90(HSP90)、HSP 70等结合成复合体,处于非激活状态; GC和G-R结合,发生构象变化,暴露出分子内部的DNA结合区--激活; 进入胞核,DNA结合区与靶基因GRE结合,改变转录,影响RNA和蛋白质合成。 GRE: 正性GRE(+GRE):可诱导一些如抑制组胺、激肽等的蛋白质合成; 负性GRE(-GRE):可减少某些特异蛋白质如IL、TNF等的合成; 其双重作用产生生理或药理效应。 五.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一)抗炎作用:1.抗炎作用特点: ①作用强大:减轻、改善早期(或急性)炎症症状;防止晚期(或慢性)炎症后遗症。 ②无特异性:抗各种炎症。 ③可局部应用。 2.抗炎作用机制: ①抑制或对抗有关细胞因子: IL类、TNF、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②抑制炎症介质生成: 白三烯、PG;缓激肽;NO。 ③诱导炎细胞凋亡。 ※ 其他抗炎作用及其进展。 3.应用:(1)严重感染:常作辅助治疗。(2)防止重要器官受损:消炎止痛、防止瘢痕和粘连、炎症后遗症。(3)其它:局部应用。 (二)免疫抑制作用:1.作用环节:抑制免疫反应各阶段。 2.作用机制: ①抑制抗原吞噬和处理; ②影响淋巴细胞; ③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反应; ④抑制免疫性炎症反应。 ※ 其他相关研究进展。 3.临床应用: ①过敏反应:缓解症状、减轻损害;易致副作用,一般过敏疾病不用。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肾病综合征等。 ③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三)抗休克作用:1.作用机制: ①与抗炎、抑制免疫有关。 ②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形成。 ③扩张痉挛血管和增强心肌收缩。 ④抗毒:提高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 ⑤抑制体温中枢、有退热作用。2.临床应用:各类休克,疗效差别大。 (四)其它作用: 1.血液和造血系统: ①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较好疗效。 ②增加中性粒细胞,缓解再障。 ③减少淋巴细胞,急淋有一定疗效。 2.中枢:提高兴奋性、降低兴奋阈值。 3.消化系统: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六.不良反应: (一)类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1.水盐代谢紊乱:类醛固酮样作用。 2.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类皮功亢进,如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等;蛋白质分解加重尿毒症;负氮平衡致发育障碍、骨质疏松,注意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