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午的盘子”用MSN卖快餐
大中小
午餐时段,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园里人声鼎沸。
员工成群结队地从办公大楼里走出来,在旁边各类档次和风味、拥挤不堪的餐馆里开始就餐。他们的面孔看上去都很年轻,大多数都在IT企业工作。这些天性自由、个性十足的年轻人往往有着另类的喜好和加班习惯,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企业的员工食堂,他们喜欢并期待着新鲜玩意儿。
揣摩这些年轻人的口味并不容易。不过,快餐公司“正午的盘子”(简称“盘子”)好像没费什么劲就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青睐。这家去年6月才开业的小公司一开始也平淡无奇,无非是在写字楼下向行人散发定餐菜单。但情况随后很快发生了改变,几天后,其收到的订单数量一下子就增加到200份;去年年底,“盘子”的分店增加到5家,每天吃“盘子”的人达到3000人。
“盘子”没有实体店铺,它留下的联系方式也只有一个——MSNMessengerID号。实际上,它的菜单上也留了一个电话号码,不过是用小得看不清的小字体印刷的,而拨打这个电话订餐的顾客并不多。“盘子”的飞速成长令同行非常吃惊,“我不相信MSN是他们的主要定餐方式。”武汉哆哥饭包快餐公司老板刘黎曾浏览过“盘子”的主页,他认为用MSN订餐并不是一个好主意,结果他得到的答案是——“‘盘子’超过95%订单是通过MSN来的。”
“MSN帮助我们吸引客户,‘盘子’也成为了他们的好朋友。”“盘子”的创始人陈佳西说。
让我们来看看“盘子”是如何“俘获”这群富有个性的目标客户群的吧。首先“盘子”的顾客都青睐“聊天文化”,前一分钟他们还在为某个美国公司的软件外包项目编写代码,屏幕上的光标不停闪烁、布满了一行行的代码;后一分钟他们就会切换到即时通信工具的聊天界面,在对话框里输入:“嗨,哥们,今天中午想吃什么?”宽松的工作方式通常被IT企业普遍认可,管理层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创意,包括允许员工穿着拖鞋来上班和上班的时候聊天。
然后,一个昵称名为“正午de盘子(生活,向前进!)”的MSN开始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也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和‘盘子’聊上的,好像整个公司的人都在和这个MSN聊天。”北京鼎新信息系统开发公司的工程师邱英涛是一名“盘子”的Fans。
通过“粘贴、复制MSNID号”,“盘子”的顾客开始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每个人的MSN聊天列表里都多出一位“午餐秘书”。这实际上是一个MSN机器人程序,它不仅完成了大部分常规的定餐命令的处理,如“dc”就是定餐的汉语拼音命令,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接线员席位。当这些IT员工对机器人(事实上,很多顾客至今还不知道其面对的“盘子”是一个机器人)第一次说“你好!”时,“盘子”的生意就开始了。
“你好,我想定一份快餐。”
“没问题,您想吃点什么?”(MSN机器人随即会给出提示,帮助顾客转到选餐界面)
“您的快餐我们会在半小时后送到,谢谢。”
和MSN机器人一起工作的,还有几名人工接线员,他们要留心有的顾客会突然冒出“给我送一份火锅”这样的“无理要求”。同时,他们还要监控每天定餐的高峰时段10:30~13:00、17:00~19:00,MSN机器人处理的订单是否都能准确无误地发送到每个配送中心。
当每天处理的订单达到几千份时,“盘子”的生意就成了大买卖。由16名厨师组成的制作团队在距离上地数公里的封闭厨房里严阵以待,在这里生产供几千人享用的食物,并将在高峰时段前运抵配送中心,再由每个配送中心的运输部队送到每幢写字楼的门口。这时,等候在门口的送餐员就开始飞奔向目标,当他们出现在顾客面前时,顾客和“盘子”的聊天可能还没结束,“明天您想吃点什么?”“我可以多要一杯可乐吗?”
“盘子”的生意模式看似简单,复制起来却非常不易。华为公司的一位年轻员工发现“盘子”很受欢迎后,立刻辞职创业。他复制了MSN机器人、定餐页面,甚至宣传口号,结果并没有赚到钱。最后他找到陈佳西想知道“为什么我不行?”
“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其实我们是一家传统企业。”陈佳西说。在盘子成立之初,曾有人建议她注册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原因是通过互联网来递送快餐很像B2C的电子商务模式,不过陈佳西觉得这根本是两码事儿。
在公司成立之前,陈佳西曾仔细调研过“盘子”的目标人群的用餐习惯,“在电脑城旁边增设分店就不合适。”陈佳西说,因为那里的小商户并不太喜欢网络定餐,并且要突破电脑城物业管理者人为设置的障碍非常麻烦。所以,“盘子”的业务区域要比网络的覆盖范围小得多。
不仅如此,“盘子”面对的是众口难调的散餐市场,顾客每天都会向MSN机器人提出各种要求,比如饭菜的咸淡、冷热程度、饮料搭配等,也会有人百般挑剔。每一笔网络定餐的背后,都是由成倍的后台工作量来支撑的。每份快餐都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的小任务组成,比如天气恶劣、电梯停电、配错饭菜等小细节只要有一个细节出问题,那么顾客最后拿到的快餐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