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矿物学 李胜荣.pdf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因矿物学 GENETIC MINERALOGY 主要内容 绪论 矿物发生史 矿物标型学及其应用 成因矿物学在找矿中的应用 李胜荣 第一章、绪论 1.1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象与发展现状 1.研究内容 矿物与矿物组合的时空分布( The spatial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minerals and their inner and outer attributes); 矿物形态、成分、结构、性质、成因产状间的内在联系( The immanent relations among mineral crystal form,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operties, mode of occurrence and assemblage ); 矿物发芽、生长、形成与变化的条件和过程( The origins of minerals including the conditions and courses for mineral germination, growth, formation and change—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minerals); 矿物与其介质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及相应的宏观标志与微观信息 (The interaction of minerals with their forming media and the consequent macroscopic markers and microscopic signals—mineral typomorphism ); 矿物的成因分类、学科的发展史、方法学和应用( The natural system of minerals’ genetic classification , discipline history,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about mineral geneses in the practices of human being )。 2.成因矿物学的学科体系(Discipline System) 矿物发生史Development History; 矿物标型学Typomorphism; 矿物温压计Thermometer-Pressure Gauge; 矿物共生组合与共生分析Assemblage Analysis; 矿物成因分类Genetic Classification; 矿物学信息的应用Application。 3.完整的学科体系 矿物发生史 矿物标型学 矿物温压计 矿物共生组合与共生分析 矿物成因分类 矿物成因信息应用 1 1.2成因矿物学起源与发展现状 1.成因矿物学起源(Origin) 1890—1911 年,А.И.维尔纳茨基提出从成因角度研究矿物;1912 年,А. Е.费尔斯曼明确提出成因矿物学方向; 1920 年,Н.М.费多罗夫斯基出版《成因矿物学》专著; 1950 年,1963 年,Е.К.拉扎连科出版《成因矿物学原理》。 2.成因矿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1950-60年代,概念的引入与创新; 1970年代,开设《成因矿物学》课程; 1980年代,成立学术组织,开展相关研究; 1990年代,扩大研究领域,推广研究成果。 代表性人物: 陈光远、王嘉荫、孙岱生、薛君治、靳是琴、李鸿超、白学让、王奎仁。 代表性论著: 陈光远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1987、1988; 王奎仁《地球与宇宙成因矿物学》1989; 王嘉荫、靳是琴、薛君治等《成因

文档评论(0)

blzqsl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